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75235
大小:400.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教学设计】《真假火焰山》(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真假火焰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真假火焰山》是人教版新疆专用七年级上册教材第3单元第11课。作者从《西游记》里的火焰山说起,引人对真假火焰山的辨析,细致地区分了“火山”“火焰山”的概念,描述了真火焰山的特征一一由地下煤层燃烧形成,进而引导人们去探索火焰山的利用方法及应用前景。文章体现了作者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理解词义。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辨真假火焰山。【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
2、阅读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结构,并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各种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讲解字词,使学生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掌握本课生字、生词。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学会分辨真假火焰山。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2、布置预习任务,监督
3、学生及时完成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收集整理关地震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大家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吗?大家是否还记得其中有一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呢?明代吴承思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写到一座天下奇山一火光冲天的火焰山。现在,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盆地著名的景点,在炎热的夏季,烈日照射下的赤褐色山体灼灼内光,炎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熊熊烈焰。地球上还有喷发熔岩的火山和地下煤层燃烧产生的火焰山。那么,现实和神话中的这几种山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火焰山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真
4、假火焰山》。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炽热chì 铁锈xiù喷发pēn呈现chéng弥漫mí熔岩róng沉寂jì储备chǔ2、解释词义夸张:夸大;言过其实。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呈现:显露;表现喷发:喷出,迸发。设想:假想﹐想象。沉寂:①十分安静②没有任何消息③性情深沉:日益:表示程度一天比一天加深。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梳理文章结构层次概括每部分的大意。明确:本文以火焰山为说明对象,描述了真火焰山的基本特点,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引出话题:由《西游记》引出话题、
5、第二部分(2-6)真假辨析:通过对现实中存在的三种火焰山成因的分析,指出真正的火焰山是由于地下煤层燃烧形成的。第三部分(7-9)分析作用;分析火焰山的利弊,说明控制利用地下煤层燃烧的可能性及其应用前景。2、课文为什么从《西游记》写起?明确:《西游记》是老幼皆知的古典名著,里面有关于火焰山的描写。从《西游记》写起,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火焰山有哪些利处,又有哪些弊端?明确:利: 煤层气化,可利用弊: 地下煤层燃烧,浪费能源。4、为什么说“火焰山”有可能成为“能源工厂”?明确:(1)将来开发利用
6、煤层的技术成熟。(2)煤气可以代替石油。四、细读课文合作交流1、细读课文,分析第二部分,真火焰山是什么样的?假火焰山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名称特点位置人们的认识真假火焰山吐鲁番盆地的火焰山红色岩石构成,没有过燃烧和火焰吐鲁番盆地的北缘著名景点假火焰山正在喷发的火山火光冲天,浓烟升起,流出炽热熔岩,不是燃烧产生的地球上的许多地方被欧洲人称为“武尔勘诺”,翻译时借用“火山”这个名词。假火焰山中国古书中的火山有火焰,是地下煤层燃烧的结果山西大同七
7、峰山、河曲山、新疆白杨河井田等地。今天不能叫做“火山”了,因为“火山”这个词已被借用,专用喷发熔岩的火山真火焰山明确:通过对现实中存在的三种火焰山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真正的火焰山是由于地下煤层燃烧形成的,而假火焰山则不是燃烧产生的。2、寻找关键语句,课文多次用到转折连词“但是”,找出来并说说它承接了哪些内容,下列句子都是由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领起的,表意精确、严密。结合上下文,试做具体分析。(1)但是不管怎样热,毕竟没有过火,这不是其正的火焰山。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
8、(2)但是严格说来,火山还是不能算真正的火焰山。(3)但是煤层在地下的燃烧如果能为我们控制,坏事便能变成好事。(4)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能源储备,煤比石油要多得多。明确:(1)承接上文,指出吐鲁番盆地北缘的“火焰山”尽管曾经很热现在也很热,但毕竟不是由于燃烧引起的,所以不是作者所说的“火焰山”。(2)承接上文对正在喷发的火山的描写,转而指出这样的“火山”不是“火焰山”,引出下文的论述。(3)承接上一段有关地下煤层燃烧现象的描述,转而展望控制、利用这种燃烧的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