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

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

ID:36176530

大小:4.7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06

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_第1页
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_第2页
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_第3页
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_第4页
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11 真假火焰山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假火焰山陶世龙还记得《西游记》里“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吗?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吗?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写到一座天下奇山——火光冲天的火焰山。现在,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盆地著名的景点,地球上还有喷发熔岩的火山和地下煤层燃烧产生的火焰山。那么,现实和神话中的这几种山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火焰山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真假火焰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辨真假火焰山。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并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以及和

2、文学作品的区别。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各种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要求:齐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注意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生词的意义,注意区分多音字、同音字。照射夸张炎热铁锈呈现喷发炽热熔岩欧洲花费治理弥漫认定原料回收设想成本沉寂储备日益多音字曲折qū曲歌曲qǔ涨价zhǎng涨头昏脑涨zhàng选择恰当的字组词(熔、融)岩铁(锈、绣)(弥、秘)漫欧(州、洲)(毕、必)竞花(费、废)熔岩铁锈弥漫欧洲毕竟花费给下列划横线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1、原来是红色岩石构成的

3、山岭,在阳光照射下看起来好像火焰一般A、生成B、组成C、完成D、落成2、经研究认定,地下的煤层已经停止燃烧A、认识B、确认C、定义D、结论3、但是煤层在地下的燃烧如果能为我们控制,坏事便能变成好事A、应用B、利用C、握住D、掌握4、现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但成本太高,因而尚未投入生产A、费用B、浪费C、成绩D.利润BBDA初步感知、理解内容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后第一题,以:“引出话题——真假辨析——分析作用”为线索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结构。本文以火焰山为说明对象,描述了真火焰山的基本特点,文章分为三部分。引出话题(第1段):由《西游记》引出

4、话题。真假辨析(第2-6段):通过对现实中存在的三种火焰山成因的分析,指出真正的火焰山是由于地下煤层燃烧形成的。分析作用(第7-9段):分析火焰山的利弊,说明控制利用地下煤层燃烧的可能性及其应用前景。思考问题1.作者为什么从《西游记》写起?答案:《西游记》是“老幼皆知”的古典名著,里面有关于火焰山的描写。从《西游记》写起,是为了引起阅读的兴趣。2.火焰山的利弊分别是什么?利:地下煤层燃烧,浪费能源。弊:煤层气化,可利用。3.为什么说“火焰山”有可能成为“能源工厂”?将来开发利用煤层的技术成熟。煤气可以代替石油。小组合作,交流总结第二部分通过对现实中存

5、在的三种火焰山成因的分析,指出真正的火焰山是由于地下煤层燃烧形成的,告诉我们火山与火焰山的区别。默读课文,总结这几种山的情况。提示: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名称、特点、位置、真假名称位置特点真假火焰山吐鲁番盆地的火焰山正在喷发的火山中国古书中的火山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地球上的许多地方山西大同七峰山、河曲县;新疆白杨山”河井因等地红色岩石构成,没有过燃烧和火焰(火焰山为什么是红色的)火光冲天,浓烟升起,流出炽热熔岩,不是燃烧产生的有火焰,是地下煤层燃烧的结果假火焰山假火焰山真火焰山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吐鲁番火焰山不是真火焰山正在喷发的火山不是真的火焰山大同七峰山火山

6、群真的火焰山自主总结给课文的第二部分分段,并给段落起小标题。(2-4段)吐鲁番盆地红色的山不是真正的火焰山(5段)喷发熔岩的山不是真正的火焰山(6段)地下煤层燃烧的山是真正的火焰山精读课文,赏析语言课文多次用到转折连词“但是”,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是什么?承接了哪些内容?(完成课后“思考理解”第三题。)例:但是不管怎样热,毕竟没有过火,这不是其正的火焰山。作用:表意精确、严密,承接上文。指出吐鲁番盆地北缘的“火焰山”尽管曾经很热现在也很热,但毕竟不是由于燃烧引起的,所以不是作者所说的“火培山”。自主练习1.但是严格说来,火山还是不能算真正的火焰山。作

7、用:承接上文对正在喷发的火山的描写,转而指出这样的“火山"不是“火培山”,引出下文的论述。2.但是煤层在地下的燃烧如果能为我们控制,坏事便能变成好事。作用:承接上一段有关地下煤层燃烧现象的描述,转而展望控制、利用这种燃烧的技术前景。3.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能源储备,煤比石油要多得多。作用:承接上文所说的控制、利用地下煤层燃烧的难度较大,转而从能源储备和长远使用的角度,重申地下煤层气化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语言特点:(1)语言精确、严密,从课文中多次用到转折连词“但是”可以看出。(2)文章对科学内容的解说平实、易懂,避免了生疏感和神秘感。(3)

8、文章富有条理性,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紧密,上下文承接照应得好。拓展延伸结合课后“延伸拓展”第七题,比较文学作品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