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72292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4
《当下,我们怎样做语文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下,我们怎样做语文老师什么是“语文”?按照孔庆东的说法,“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学好了语文“就什么都能干,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经济,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吗”?(孔庆东:《怎样学语文》)如果,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实在一点,其实语文就是听说读写,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文化,语文就是“咬文嚼字”“舞文弄墨”“修身养性”“谈天说地”“谈情说爱”“想入非非”,真正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也就是“文思敏捷”“
2、才华横溢”“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也就是纯洁的趣味,高雅的志趣,高贵的精神,高尚的品德,也就是做“有思想的芦苇”,也就是“诗意地栖居”……一、坚持“且歌且舞”的专业态度,追求语文教学的诗意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对此,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郁洪千有精彩的解读。他说,若将“卵石”理解为“受教育者”,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命题:真正的教育当如且歌且舞的水。水的特质在其随形而变,教育也应随形而变。社会形态变,教育理念随之变;课标教材变,教学内容随之变;家长学生变,教育方法随之变。就是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同
3、一对象,教育也应如水般灵动,“澄江静如练”,长江气如虹。语文教育如同人类的发展,唯一不变即在“变”。唯其变,语文教育才有了“且歌且舞”的韵致。只有“敢”变“善”变且深谙语文教育“且歌且舞”精义的语文教师,才可能使语文教育多姿多彩,生机盎然,才可能使语文教育插上“理想”的羽翼穿越“世俗”红尘,才可能使语文教育冲破应试的圈子,横扫分数的功利,超越贫富的悬殊,以崇高的品质、真诚的心意、科学的精神,造就“臻于完美”的人才,才可能使语文教师获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深刻体验,进而成长为真正幸福的语文教师。在完成口语交际“春节,你是
4、怎么过的”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走上街头采访,写调查报告。虽然他们遇到很多的困难,老师的电话也因此成了热线,但孩子们那种渴望参与的期盼,采访之初的紧张,写作调查报告的相互合作,完成任务的欣喜,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只有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语文,才可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学好语文知识和能力,才可能让学生形成独特而鲜活的思想,才可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师则退到幕后,成了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评判者。三、走在语文“修炼”的路上,建设自已,超越自已在古典文化浩瀚的神话传说中,“修炼”
5、就是为了从另一条途径来超脱生死、洞悉宇宙的最根本的真理。在这一点上看,天地间存有平衡之道,自然万物,皆可遵循一定的途径来求得超越。当下,语文教师的素养,在本质上也归依于一种深层的“修炼”,也就是要在岁月的打磨中,吸取文化精华的甘霖,聚沙成塔,厚积薄发,藉以找寻语文领域的本真。而面对现在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语文教师应该有一点真性情。“由来意气合,只取性情真”,静心、安心地沉入语文教学中,教育立人,凸显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展现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在武学中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什么是“招”?那是调动全身力量的“法门”。语文老师的“法门
6、”是“修炼”。“修炼”不在于外,而全在于其思想的修炼,文化素养的提升。一个徘徊于阅读殿堂之外的语文老师,我们难以奢求他语文课堂上会有多么的深邃丰富,语言表达会有如何的鲜活开放。语文教师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而只有深度的阅读,才是提升自我的根本之道。特级教师闫学老师提出“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阅读,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习惯。只有你会读,多读,有浓郁的文化和审美氛围作支撑,教学实践才会走向自如,走向旷达。在教学征途上,一个语文教师的成功,很多是缘于嗜书如命、博览群书。如钱梦龙老师,他在读初中时
7、就将《红楼梦》精读了三遍。“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成了蜚声中外的语文教育专家。一代国学大师钱锺书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终其一生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力行不倦,打造中西文化园林,建树卓绝。同时,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陪伴阅读,榜样效应,对于学生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辐射。一个爱好阅读的语文老师,通常,更能引领学生在斑斓多姿的书海里徜徉。长久积累,师生“悦读”,这种无声的教育指引是双向的,“读书之乐,乐在精神相遇”,师生在阅读中内心获得丰盈。教师的内力修炼,在于平日的一朝一夕,一
8、点一滴。体现于课堂之中,则是教师实现教育梦想的“精耕细作”。语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对教材的深度把握,对学生常态的积极关注和有效引导。“一切的存在都是被阐释的存在。”任何文本都有其研究的“先定假设”,解读文本的立足点不同,所获得的“意义”夜不相同。是先入为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