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教学设计

黄土高坡教学设计

ID:36967502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5

黄土高坡教学设计_第1页
黄土高坡教学设计_第2页
黄土高坡教学设计_第3页
黄土高坡教学设计_第4页
黄土高坡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高坡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7课《走上黄土高坡》教学设计城关一小任晓萍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2、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学生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1、《黄土高坡》歌曲录音带、学生收集的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中国政区图》。教学过程:一、走上黄土高坡1、播放歌曲《黄土高坡》2、提出问题:你知道这

2、首歌中所说的“黄土高坡”在哪里吗?“黄土高坡”是什么样子?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呢?我们能从歌词中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板书歌词中反映西部地区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词语:黄土高坡、大风、四季风、西北风、东南风、窑洞、牛、黄河。师:同学们能从这首歌中捕捉到了这么多的信息,真是不简单。想不想去看一看?(想)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上黄土高坡,看个究竟。3、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地图。说明:图中橘红色区域就是黄土高原,人们又称黄土高坡。看看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打开书37页,自学37页的内

3、容。生自学。师:谁找到了请举手?(生:在我国秦岭以北、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内,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人们把这里叫做黄土高原。)找的不错。谁上来在地图上给大家指一指黄土高原的具体位置呢?(生说)。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地图。(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黄土高原的四周)我们可以这样说: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到秦岭,西抵祈连山、东到太行山,横跨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六个省区,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面积最大的

4、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经听说过或去过的?(联系实际如:大同、兰州、山西、延安、西安等)。(教学此环节,主要通过学生的听、自学、老师的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来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或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那里的黄土那么厚?是从哪里来的呢?)5、师:是呀,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1)、学生探讨交流。(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可以借助手中的资料和书中的阅读“资料卡”)。(2)、汇报。((生:我在网上查找到了有关黄土高原的资料:黄

5、土层厚度达100米左右,最厚的地方可达2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这些黄土都是大风从中亚和内蒙古刮来,堆积而成的。)(教师图示讲解)我们来看地图:高原西部为贺兰山、东部位太行山、南部为秦岭,只有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连,且高原北部为沙漠和戈壁,这里常年盛行西北风,沙子和黄土就随风而至。经过上百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目的使让学生借助手中的资料和书中的阅读“资料卡”。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内交流,通过师的讲解、引导,了解黄土高原的黄土从何

6、而来)。6、黄土高原什么样?联系生活经验:谁去过或在电视中、图片中见过黄土高原?说一说黄土高原什么样?指名生说,师出示图片(千沟万壑、树木茂盛)。提问:黄土高原为什么是这样?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主要通过提问、图片对照、学生的交流、师的讲解,理解黄土高原变化的原因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提出问题: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人们是怎么生产和生活的呢?2、阅读教材第38页至40页图文。3、说一说,人是怎样适应环境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梯田、挖窑洞、打井、

7、穿老羊皮袄、戴羊肚毛巾,与环境有什么关系?)(1)(板书)生产方面: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放牧。(2)(板书)生活方面:开凿窑洞;打井取水;扎白毛巾。(这样安排的目的,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以及尊重那里人们的生活习俗)。三、课外拓展课后同学们继续收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生产与生活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在班上相互交流。(目的使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多的了解黄土高原)。四、再唱《黄土高坡》。(主要目的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主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板书设计黄土高坡、大风、四季风

8、、西北风、东南风、窑洞、牛、黄河。生产方面: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放牧。生活方面:开凿窑洞;打井取水;扎白毛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