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2.2 直线平行的条件——李红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授课时数:主备人:李红艳日期:年月日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主要是弄清楚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和特征,并会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说理证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2、经历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规定方法进行说理。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
2、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7教学难点难点1、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的找寻。解决办法三线八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辨别一定要抓住他们的特征。教学策略必须弄清楚所给条件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成的。抓住它们的特征认真识图。教学法板书设计5.2.2平行线的判定直线平行的条件: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例: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7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个性修订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填空: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与这条直线平行。2.画图:已知直线AB,点P在直线AB外,用直尺和三角尺画过点P的直线CD,使CD∥AB。教师指出既然两个角相等与两条直线平行能联系起来,那么这两个角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是否得到了一个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是本课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4、1、画出课本图5.2-5的简化图形,分析∠1、∠2的位置关系。像∠1、∠2这样分别位于直线CD、AB的下方,又在直线EF的右侧,也就是位置相同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强调:同位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它不同于对顶角和邻补角。同位角都有一条边在截线EF上。学生思考:在用直尺和三角形画平行线过程中,三角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PHF=BGF学生先描述∠1、∠2的方位。学生识别图中其他的同位角。并标记出它们。能正确而又不遗漏找出其余的同位角。7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个性修订2、归纳利用同
5、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直线平行。简单记为: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达:如果∠1=∠2,那么AB∥CD3、简单应用.①教师表演木工用每尺画平行线过程,让学生说出用角尺画平行线的道理(结合P15图5.2-7)4、利用教具模型认识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引导学生正确地叙述,如∠2与∠3位在直线a,b的内部,又分别位于直线c的两侧,∠2与∠4位在直线a,b内部,都在直线c的右侧(同侧)学生思考:根据同位角的意义以及平推三角尺画出平行线活动中叙述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因
6、为∠DCB与∠FEB是直线CD、EF被AB所截而成的同位角,而且∠DCB=∠FEB,即同位角相等,从而CD∥EF。学生思考:直线a、b被直线c所截成的角中,∠1和∠2是同位角,∠2与∠3、∠2与∠4虽然不是同位角,但是它们又是具有某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则∠2与∠3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和∠4呢?能明确判定一的两层意思:1是两个角同位角:2、两个角相等两者缺一不可。7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个性修订像∠2和∠3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像∠2和∠4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5、探索两条直
7、线平行的其它方法演示教具,使学生直觉当内错角相等时,两条直线平行因为∠2=∠3,而∠3=∠1(对顶角相等),所以∠1=∠2,即同位角相等,因此a∥b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达:如果∠2=∠3,那么a∥b。6、学生利用平行判定方法1或方法2来说明同旁内角数量上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达:如果∠4+∠2=180°那
8、么a∥b学生识别图中其他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标记出它们。学生思考:为什么内错角相等时,两条直线平行?你能用学过的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1来说明吗?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证明过程。教师板书。7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个性修订三、典型例题四、当堂反馈,强化练习五、课堂小结六、拓展延伸、预习导航例:在同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