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教学设计

第14课教学设计

ID:36939750

大小:18.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30

第14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4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4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4课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滩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表课题14·鹿和狼的故事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课时执教者马淑梅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讲述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

2、学重难点:1、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谈话法讨论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鹿和狼的图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生态失去平衡的相关材料,并做简单整理。六、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起兴趣  1、同学们,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出示鹿的图片)狼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狼的图片)    是啊!提起狼我们就会想到“凶恶残暴”,什么“狼

3、心狗肺”“鬼哭狼嚎”“狼狈为奸”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可哪一天我们将狼赶尽杀绝时又会猛然发现:得引狼入室!这是怎么回事?学完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2、板书题目,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谁能读读这些词语(投影出示:字词积累)。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这个故事的?(三)、围绕重点,合作探究  交流:重点品味表示鹿群数量变化的句段1、感受被摧毁前的凯巴伯森林和谐美丽①出示森

4、林图片,学生闭眼在头脑中再现形象,让学生说说感受。②在想象的基础上读文章第一段,充分感受和谐美丽。2、感受被摧毁后的森林的惨状①森林里的鹿没有啊了天敌——狼,在数量上有了什么变化?(由原来的四千只迅速繁殖到十万只。)②曾经生机勃勃的凯巴伯森林如今面目全非,不再美丽,草地没有了,灌木没有了,小树没有了,仅存的大树也伤痕累累。怎不令人痛心、遗憾。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③两年以后,鹿群数量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师述: 两年减少了6万只鹿,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至少有100只鹿在死亡。面对

5、此情此景,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④师深情描述:4000——10万——4万-----8000,不仅仅数字在变化,还有很多事物都发生了改变!狼死了!林毁了!本想保护的鹿也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什么?为什么美丽和谐的自然会变成这样?看到这样的数据,你想说点什么?3、林毁鹿死,这场悲剧是谁造成的?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出示罗斯福资料)罗斯福总统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这场林毁鹿死的悲剧。(四)悟出道理,揭示主旨1、鹿、狼、森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动手画画示意图。 补白:读到这里如果

6、狼会说话,在中弹倒地的那一刹那,它会说什么呢?2、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创设情境多读课文。(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把道理告诉罗斯福总统听。(齐读最后一段) (2)、只让罗斯福总统知道就行了吗?不,那让我们再响亮地读给人类听。(再读)3、造成这样的局面并非罗斯福所愿意的,现在他想听听大家的建议。练习:老师扮演记者采访罗斯福总统:“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五)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大自然中的

7、一切生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根据人类的片面认识,好心干了坏事,为了让森林再次回到以前的样子,他们最终还得引狼入室――(出示美国政府“引狼入室”计划。)    2、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的例子,你能说一说吗?(蛇与庄稼、青蛙与庄稼等)教师补充材料。七、板书设计14·鹿和狼的故事狼吃鹿消灭狼鹿吃植被林毁鹿死八、课后反思反思:一篇较长的文章如何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呢?鹿群数量变化的后面隐藏着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一主题(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重点目标),这一组数字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8、点,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一条线。所以,我抓住这几个数字来教学,它像一条线将一粒粒珍珠(故事与道理;美丽和谐的自然与杀狼后环境的破坏)串联起来,使文章脉络清楚,学习起来思路清晰。教务处审核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