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

ID:36934706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_第1页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_第2页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_第3页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_第4页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末闲谈》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末闲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悟文章“闲谈正说”的艺术特点。2、体会鲁迅犀利的文风和入木三分的论理风格。3、体会洒脱的文笔中蕴藏的幽默讽刺的批判色彩。【教学时数】第一课时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4月22日的北京。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饿革命运动,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出现了一群所谓“特殊智识阶级,”鼓吹“特别国情”。鲁迅的“闲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他将深刻的思想借用具体平凡的事物和生动的形象加以表达,看似信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闲谈絮语之笔,实质是触发思考的导火索。文题虽小,旨意却

2、大。名曰“闲谈”,实则“正说”,别具匠心,严密为文,令人拍案叫绝。全文8个自然节可分三段:(一)、(①②③)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二)、(④⑤⑥)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三)、(⑦⑧)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意图]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师的职责是动态地“导”,而不是被动地“教”。本文是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典范之作,正如季羡林指出的那样,“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优秀的散文家,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

3、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漫谈散文》)与鲁迅那些实有所指激烈抨击的杂文相比,《春末闲谈》寓意深广,态度也更为洒脱从容。引导学生从“读懂鲁迅”的角度,发挥教师激发、点拨、引领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辩能力,自发地分析、归纳,去透视鲁迅“闲谈”之中“正说”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一、文章开篇记叙故乡细腰蜂捕捉青蛙的“闲趣”,在“闲谈”中有何作用?鲁迅善于将深刻的思想借用具体平凡的事物和生动的形象加以表达,看似信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闲谈絮语之笔,实质是触发思考的导线。“细腰蜂神奇的毒针”,既是对蜾

4、蠃这种寄生蜂独特功能的描述,也是对下文揭露旧时统治阶级精神麻痹术的形象比喻。二、昆德拉说:“对存在进行深思”。鲁迅时在北京,正值北洋军阀实行恐怖政策统治时期,鲁迅为何在此时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读?文中每一处“闲谈”,与当时现实社会有何联系?(引导联系时代背景材料和鲁迅其他作品展开议论)[点拨]联系一九二五年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课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

5、武器。三、文中所谓“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这里“黄金世界的理想”指什么?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封建礼教和迷惑人民的精神控制术。“闲谈”的范围近而扩大到历史和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娓娓谈开,最后提升到“特殊知识阶级”的国民的“精神文明”的高度。这里所谓的“精神文明”,正是“闲谈”要害!四、用自己的话概况鲁迅“闲谈”的实质,为“正说”命名。(引导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鲁迅讽刺幽默艺术的魅力)1、“细腰蜂的神奇毒针”——封建统治阶级迷惑民众的精神控制术终难奏效!百姓不是“小青虫”!2、“中国妇女的境遇是极其平等的”(看看《祝福》

6、祥林嫂的下场就明白了!)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思想是禁止不了的!)4、“造物主可恨”(倒行逆施者,枉费心机。)5、“刑天不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6、“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封建礼教及其卫道者及其形形色色的精神麻痹术,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鲁迅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旧时统治阶级迷惑人民的“各种麻痹术”和“不准集会,不准开会”等禁锢镇压百姓的权术,“实在比细腰蜂所做的要难得多”,是“不能十分奏效的”。历代统治阶级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陶潜退隐田园尚有“金刚怒目”似的诗歌抒发心志,不甘忍受统治阶级精神奴役和政治压迫的百姓,即使“无头也会仍有

7、猛志”,可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历史的必然![明确]紧紧扣住文章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和鲁迅对社会黑暗面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完成上述课堂思维训练第二课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作者:萧乾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