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20928
大小:1.43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5-11
《历史是不懈的追问-一个历史教育边缘者的观察与随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是不懈的追问——一个历史教育边缘者的观察与随想山东·齐鲁师范学院齐健从一堂引发争议的历史课说起…时间:2011年11月地点:大连课题:《辛亥革命》执教:王雄(江苏扬州中学特级教师)观课者的不同看法——一位年轻教师的困惑:《兴奋·困惑·感悟》一位资深名师的讶然:《亢奋·茫然·顿悟》一位教研人员的否定:《好的历史课是讲出来的》……——那么,这堂历史课究竟为何引发了如此激烈的争议?这堂课的基本环节——王老师首先投影了学习的四个目标。接下来,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自学表格材料,材料是1894至1916年与辛亥
2、革命有关的大事列表。在学习材料前,学生被分为六个小组,任务是了解背景、过程、影响、结局是什么,时间为三分钟。并要求学生将拿到的A4纸张对折一下:左边写要点,右边写感想。规定时间到,接下来,王老师开始以追问方式请学生回答问题。问:辛亥革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同学生答:1911年、1900年、1894年……教师反问:是吗?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理由?接下来,各组各个学生分别说一项。有学生说过程,说到武昌起义,并提到: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问:为什么是完全意义上的?答:是比较成功的。追问:是比较成功的
3、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答:这是我自己理解的。其他学生说过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问:都是过程?答: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是铺垫,是准备,武昌起义是真正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追问:准备是过程吗?学生语塞,教师接着问:比如高考。高考就6月的两天,你现在的学习是在为高考做准备,那你现在的准备是高考的过程吗?该学生显得颇不耐烦:我不和你说这个。有学生说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背书式)老师打断:你不如干脆说,“书上说……”又有学生说过程:是从1894年到1916年。问:为什么是到
4、1916年?答:大事年表的最后时间列到了1916年。问:大事年表写到1916年,就是这一年结束?后面还发生了许多事,还可以接着列……答:是1912年结束……老师打断:你就说自己认为是1916年,不要轻易改变看法。……这个环节,王老师不仅常常追问、反问,还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不断提醒学生:说话要有条理,说话要有证据!每个组的几乎所有学生说明一边说自己的结论一边回答老师的新问题,这样下来,整个环节花了大约四十分钟!第二个环节投影相关图文。图片有:满清入关后的大殿龙椅、中国新军、清政府将革命党人的头颅悬挂在城墙
5、上、湖北军政府、民国人物绣像、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手迹等。对此,老师问学生:你感触最大的照片是哪一张?为什么?这个环节,老师没有强调时间意识,而是不紧不慢地让学生回答,一律问是哪一张,为什么。对学生的任何回答,王老师都没有点评。第三个环节:学生折纸,一部分学生折三角形,即金字塔式的“建筑”,另一部分在纸上画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折完后写上小组同学的姓名。然后老师要求:组间同学互相说服对方,撕毁对方的“建筑”, 然后再交还。学生在老师要求下,纷纷撕毁对方的“作品”。之后王老师逐一问各组同学
6、在被撕与撕别人“作品”时分别是怎样的感受。第四个环节:阅读《钦定宪法大纲》和《临时约法》的材料,分析其政治结构。这个环节的教学,我没有产生明显的问题。第五个环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为雕塑,演示清政府上朝和民国议会的情景。引发的思考:——在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里,或者正在向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迈进的转折时代,教育应承载的根本使命究竟是什么?——历史教育,究竟要向学生“教育”什么?历史学科的核心要义究竟何在?——历史课,我们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才是最具有价值(意义)的?……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发出这样一句大家
7、耳熟能详的经典感言:——“读史使人明智。”但是,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日复一日所从事的对学生进行的“历史教育”行动,是否真正拥有使之“明智”(具有公共理性)的自信?效果究竟几何?……再看一则对中学生的调查——“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都有不少学生对秦始皇感到困惑,‘要做秦始皇’的学生也不少。如今一些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加重了部分学生要做皇帝的心理。”(摘自赵亚夫/文)更极端的例子是部分学生居然对希特勒表示崇拜。某地高中老师让学生写出最崇拜的10个历史人物,其中希特勒位居第三;一位女高中生崇拜的三个历史人物竟
8、然都是二战时的法西斯首领……反思——这些事例折射出了什么问题?作为承载使人“明智”职责的历史教师同仁,是否也应当从中有所触动?有所反思?是否有必要问一问自己:我们日复一日所进行的习以为常了的所谓“历史教育”行动,果真合于历史教育的本义吗?……再借助美国学者的一本书来反观一下我们自身……您读过这本书吗?它带给您最强烈的冲击是什么?“如果一位学生在完成教育时变成一个只会接收信息的内存,这位学生已经受骗了。优质教育会教学生成为知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