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70050
大小:297.6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10
《《吴伟业圆圆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吴伟业《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一:作者介绍及此诗的写作背景二:诗的内容及结构分析三:诗的主旨四:写作特色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是明清之际著名诗人。其诗感怀身世,反映现实,以七言歌行著称。早期风格绮丽,明亡后多激荡苍凉之音,自成“梅村体”。有《吴梅村全集》。两朝为官,屈节仕清:明——榜眼(皇帝赏识)清——被迫出仕国子监祭酒等职↓深深自责和悔恨“误尽平生只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自叹诗》(钱谦益、傅山等)自题圆石做诗人遗言:“吾一生
2、造及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定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梅村之墓。”红颜——陈圆圆明末清初苏州名妓,本姓邢,后随养母姓陈,名沅,字畹芬,小字圆圆,初被选入宫,仍旧给了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后来送给吴三桂为妾。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之后,陈被李的部下刘宗敏所掳获占有。。红颜与历史?传说就是因为陈为刘宗敏强占,吴三桂非常生气,说:“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于是吴三桂改变投降李自成的注意,投降了清兵,引清兵入关,消灭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重新夺
3、回陈圆圆。红颜能否改变历史?夫差——西施特洛伊之战——海伦诗中男主角:吴三桂明山海关总兵↓(领清兵入关)清平西王↓(康熙年间三藩之乱)反清,于衡阳称帝,败亡山海关之战二:课文内容及结构第一段:前八句写的是明朝皇帝自杀而死,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之后得胜归来。重点疏讲:1、鼎湖,是传说中轩辕黄帝升天处,这里代指崇祯皇帝。2、缟素←→红颜第二段:陈圆圆归吴三桂的一个完整过程(主体部分)第9句到42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极富变化和戏剧性。这一大段结构有很复杂,还可以分为四个小段。第9到12句:引入主人公陈圆圆,倒叙吴陈
4、的初次相见。第13到18句:进一步倒叙陈圆圆的身世经历,交待她原来的身分。第19到34句:写陈圆圆被贵戚抢到北京之后,沦落为侯门歌伎,又成为吴三桂之妾的一个经过。第35到42句:写陈圆圆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掠夺的悲惨经历。陈圆圆的出身重点疏讲:1、“浣花里”,是唐代著名妓女薛涛的住处,这里暗示陈为姑苏名伎的身份2、“采莲人”用西施故事。“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陈圆圆后来的人生经历被抢入宫——明眸皓齿无人惜仍送回田家——教就新声倾坐客遇“白晳通侯”吴三桂拣取花枝屡回顾→
5、(希望)早携娇鸟出樊笼↘无奈:军情紧急→“苦留后约将人误”农民起义军入京遭刘宗敏强纳后来的幸福生活第三段:第43到50句:写陈圆圆归吴三桂后的幸福生活。1、蜡炬——战场上的婚礼2、箫鼓、车千乘3、画楼、妆镜“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感慨第四段:第51到58句:写的是陈圆圆成为王妃后,早年的教曲技师以及女伴对她的感慨。“怜尚在”——“忆同行”“飞上枝头变凤凰”“有人夫婿擅侯王”自己的回忆及感受第五段:第59到64句:重新插叙陈圆圆自己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个回忆与感受。贵戚名豪竞延致→生活的漂泊与内心的忧愁“一斛珠连万斛愁
6、,关山漂泊腰肢细”(具体的感受)狂风-落花-春色注解:“一斛珠”:用唐玄宗送梅妃一斛西域珍珠故事诗人的评论第六段:是这篇歌行体诗歌的结束部分,为议论的内容。作者直接站出来对此作出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卒章见其志”“英雄无奈是多情”——分辩后面的讽刺“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白骨←→红妆结束:悠悠的感慨“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注解:1、“馆娃宫”,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2、“香径”,采香径
7、,相传吴王种花处,今名箭径,在苏州香山。3、“屧廊”,即响屧廊,屧是空心木底鞋。4、梁州,陕西汉中,吴三桂的驻扎地。也是古乐曲的名字。吴王夫差的典故:夫差——西施吴三桂——陈圆圆江山——美人平静的语气中结束,给人以充分的遐想空间滔滔江水图三、诗的主旨分析两种观点:1、黄天骥等传统观点“讽刺吴三桂”说从清代的陆次云所评“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开始,人们普遍认为“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圆圆曲》的题旨是讥刺吴三桂叛明降清的罪行。《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正文部分所收黄天骥先生鉴赏《圆圆
8、曲》的文章,依旧认为“吴梅村憎恨吴三桂引狼入室,于是写了讽刺吴三桂的《圆圆曲》。但吴三桂是清朝新贵,投鼠忌器,诗人对他的鞭挞,只能化之为婉曲的冷嘲”。2、讴歌爱情说章培垣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之序中,指出:“这首诗最动人的所在,并不在于批判了吴三桂的罔顾君亲大义(其实,诗里是否存在着这样的批判也还是问题),而在于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她那可怜的身世和在爱情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