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55381
大小:240.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安溪乌龙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电技术》2008年第3期综述与专论安溪乌龙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的探讨郑雅雪(安溪县农机站,福建安溪362400)摘要: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角度,结合安溪乌龙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采茶环节效率低下、机械化程度不高、产供销脱节等问题,提出了提高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变经营方式、走茶产业现代化之路的观点。关键词:茶产业发展对策科学技术中图分类号:F307.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4801(2008)03~86一02l前言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拥有“中国茶都”称号,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2、目前,安溪拥有全国虽大的乌龙茶生产区域,乌龙茶园50万亩,年生产能力5万吨,占有全国乌龙茶市场的三分天下。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较薄弱,科学技术利用水平不高,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较低等不足。因此,科学建设现代茶乡,推进安溪乌龙茶产业的发展,探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辟“高产、优质、高效”的科技兴茶发展道路,十分必要,也是安溪乌龙茶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2安溪乌龙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安溪乌龙茶最佳的生存环境是高山云雾的环境,所以安溪乌龙茶大多种植在高山地带,只有一小部分种植在丘陵地带和平原田地。种植特点,传统的耕作习惯,再加上受
3、到农村经济水平的制约,安溪乌龙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1采茶效率采茶环节效率低下。由于种植环境多在高山地区,交通不便,大中型机械不但很难到达,而且很难适应高山采茶作业要求。就是小型采茶机械,在共青的选取和保护上也有待改进。我县今年首次被列入中央购机补贴项目县,新增小型采茶机1096台,修剪机2089台,但是茶农采茶特别是采摘质量较好的茶叶(如高质量的安溪铁观音茶叶)时仍然以手工采摘为主。2.2机械化制茶机械化程度不高。制茶水平较低。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不高,安溪乌龙茶的生产制作多数是家庭作坊的形式,大多还停留
4、在小型机械与手工操作相结合的生产水平上,企业、公司的生产模式只占较小的比例,一些茶厂和茶叶生产公司虽然拥有较为现代化的生产流程,但由于所占份额较小,对推进制茶现代化的作用非常有限。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安溪乌龙茶生产虽的机械化水平虽有提高,但主要还集中在小型机械的使用上,提高和普及的空间还很大。2.3产销关系产、供、销脱节。家庭作坊、各自为阵的茶叶生产形式,很难做到茶业产业化经营。茶业的生产缺乏产业化的链条。由于产、供、销脱节,无法有效利用市场资源,力量很弱的个体单位,往往成为产业链中劳动最密集的一环,也是损耗最大,最不获利的
5、一环。2,4信息化服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薄弱。茶农在制茶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经验交流,政府和行业组织在茶农培训方面的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亟待加强。2.5市场拓展市场的开拓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茶叶逐渐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的大趋势下,如何整合国内市场,有效地开拓海外市场,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茶产业的生存空间,毕竟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终端环节。3茶产业现代化发展措施如何提高茶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安溪乌龙茶产业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安溪乌龙茶产业质的飞跃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
6、作。综述与专论<机电技术》2008年第3期3.1合理的规模经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中的基本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稳定和落实土地承包制度,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目前家庭联产承包基本适应安溪乌龙茶生产现状,但突出的问题是在适合“统”的地方,适合“统”的时候应要“统”好。可行的生产模式,是将一些农民让出来的土地,由开发商统一承包经营,返聘茶农作为工人的统一运作方
7、式,适度规模经营。这样,有利于茶叶机械的推广使用,现代化机械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也有利于茶叶产业化,直接联系市场。对于茶农而言,既可从土地承转包中受益,又可获得作为工人的工资,收益也更可观。同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农村财税政策,真正减免农业税,落实对茶农的各种支持和补贴。进一步减轻茶农负担,构建和谐社会。3.2提高茶叶生产的科技水平茶农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科技是现代茶产业的关键,要向科技要效益。传统的手工制作是劳动密集型的模式,必然效益低下,资源利用率低,己不适应现代的茶叶生产,正在或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现代化
8、的机械生产是茶叶生产的必然,现代化的茶业生产是与科技密集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然带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率。参考文献:茶叶生产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科技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机化的普及。在农机化的普及中,要做好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