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教学设计

知音教学设计

ID:3683444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知音教学设计_第1页
知音教学设计_第2页
知音教学设计_第3页
知音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知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音》教学设计巴彦县育新小学何秀丽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11个生字。2、自主阅读,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人物间的深厚友谊,懂得“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3、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心理和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难点:理解“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教具: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教师绘声绘色地讲完《伯牙学琴》的故事后,说:伯牙学琴历尽千辛万苦,可是后来他却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五》,

2、学习第二课《知音》。(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二、主动质疑,明确目标。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俞伯牙的知音是谁?知音是什么意思?……)教师把问题简写到黑板的一边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三、自由读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龙摆尾认读生字、生词。3、同桌检查认读生字词。四、反复读文,理解知音。1、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2、思考:为什么说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呢?引导学生找出钟子期赞美俞伯牙的话,通过读这段话深入理解“什么是知音?”在默读划线

3、、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后,设计一个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想象,如果俞伯牙弹的是赞美森林的曲调,钟子期听了会说什么?如果伯牙表现的是盛开的野花,钟子期又会说什么呢?一方面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体会知音的第一层含义,最后,教师引导:如果一位画家比如徐悲鸿画完《奔马图》一个人看了说:真好!活灵活现。另一个人看了说:真好!栩栩如生!而且这马头高高昂起,四蹄生风,可见画马的人有一颗拼搏向上的心,是个自强不息的人。你认为谁是他的知音?从而引导学生明白不但音乐家能有自己的知音,画家也有知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知音,

4、只要这个人怎么样?(引导学生明白知音是知心、知己的意思)五、体会写法,感受真情。1、教师充满喜悦和激情地讲述:俞伯牙兴奋极了,以前自己的琴声无人能懂,只能一个人在花树下,在流水边寂寞地弹奏,今天,在这月明风清的夜晚,终于有一位知音能听懂我的琴声,能明白我的心意了!他立即把钟子期请上船来,两个人愉快的弹着琴、说着话,直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分了手。临别前还约定第二年再相见。时光过得飞快,转眼约定的日子到了。俞伯牙兴冲冲的赶往钟子期家。他多么盼望快点看到子期,和子期痛痛快快地弹弹琴、说说话啊!可是他听到的却是子期已不幸去世的噩

5、耗!2、大屏幕出示课文,教师深情朗读:他悲痛地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把古琴摆在坟前的石阶上,盘膝坐好,一面弹,一面回忆去年和钟子期结拜的往事,弹出的曲调也越来越悲凄。一曲终了,他突然举起琴,狠狠地摔在地上,“哐啷!”一声,琴身裂成了几段。俞伯牙抱着墓碑痛哭:“子期,你死了,我弹琴给谁听呢?现在我把琴摔碎,一辈子再也不弹它了!”请问:俞伯牙此时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知道的?3、小结:俞伯牙多么伤心悲痛啊!这伤心、这悲痛不是作者说出来的,而是俞伯牙的动作、语言告诉我们的。我们写话时也可以这样:通过写一个人的语言、动作,让人感受到他

6、的心情。4、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最后去掉加点词语,边填空边齐读,既积累词语,学习写法,又表达出对这真挚友情的体会。5、总结:伯牙果真再没有弹过琴,因为他知道,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你有知音吗?如果有,请一定要珍惜。因为—(齐读板书:千金易得,知音难求。)板书:知音俞伯牙————钟子期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