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

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

ID:36827114

大小:8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_第1页
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_第2页
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_第3页
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_第4页
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电子或手写模板《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主备人:廖兰教学课型:新授型教材分析或设想:《香菱学诗》是小说节选,小说三要素的核心是人物,因为它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作者写香菱学诗这件事,是为塑造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教学此课不应就事论事,而应在分析学诗过程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上,并最终联系人物在小说中的命运,实现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初步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学习香菱苦志学诗的勤奋与坚韧的精神。教学重点: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

2、物的手法。教学难点: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红楼梦》,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实施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一、情境导入资料的搜集1.谈自己所知,学同学所讲,进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5-——聚焦“红楼”,关注香菱导入:展示香菱判词《叹香菱》并交流:大家知道这首词的名字吗?出自哪本书,是写谁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导:对《红楼梦》和香菱,大家了解多少呢?请同学展示课前所找资料或课外阅读《红楼梦》的收获。学生展示后教师适时补充拓展。2.资料助读——展示课前

3、预习收获①关于曹雪芹。②关于《红楼梦》。③关于香菱。在初读质疑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二、整体感知——由歌入文,理清情节 合作探究1.播放音乐《叹香菱》,并解说诗意,引导学生了解香菱的性情、才情。《叹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2.展示问题并指导学生读课文。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学法指导:①读课文,1.听教师解析,并结合自己的预习,给予质疑或补充。2.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达到对课文的整体

4、感知。3.读书交流:①让学生更好地理清情节能够深入理解、把握人物形象。-5-看注释,明文意。②圈点勾画,标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③标注自己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3.读书交流:①指名学生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提升。②解决初读中遇到的浅层次问题,整理深层次问题,带入研读环节。在读书和交流的基础上明确: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示法,如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三分法:拜师论诗、读诗品诗、写诗改诗;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等。②提出并互相探究初读质疑的问题。三、研读赏析——精读悟情,走近香菱 深入研读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探究与对话中,围绕主问题解决以下问题:①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之处,加以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初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②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围绕问题:“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认真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把握阅读的体验,走进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体验作者情感。①香菱学诗成功在香菱的学——结合学生初读质疑,组织进入对文本的研读并展示研读探究问题:-5-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③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

6、作分析。引导学生体验:香菱之可悲与香菱之可赞;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学的痴迷。找出文中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批注式点评;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②香菱学诗成功在黛玉的教——教的极致。指点学诗门径:重立意,重内容,重领悟,重研究讨论;教学方式:重培养自信心,重循序渐进,重积累感悟,重实践探究,重能力培养。③香菱学诗成功在环境的雅——大观园这个优幽雅、美好、洁净的环境使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的解放,聪明才智得以彰显。四、迁移拓展——深刻感悟,形成积淀拓展训练1.读书

7、交流:从香菱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课外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咏月诗。畅所欲言,谈自己感悟,形成积淀。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5-课后反思-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