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ID:36821063

大小:16.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_第1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_第2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大方县第四中学李光会在生物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法治社会的需要,这是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是国家法制建设甚至整个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法治社会的需要,这是生物教

2、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一、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在讲生态系统时,使学生明白人类是生物圈中的成员,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破坏行为,如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过度放牧、环境污染等,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生物圈的繁荣与稳定。我们国家已经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法令、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等。同时,我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协作,决心为保护全球做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贡献。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

3、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制定了21世纪议程《中国——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总之,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各种生态系统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规律办事,才能使自然界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持续拥有这美好的家园。否则,无论科学技术有多么发达,人类也难逃自我毁灭的厄运。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操,使学生明白法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以造福人类,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学习《爱

4、护植被,绿化祖国》这章内容时,一定要向学生介绍我国植被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一次性筷子产业一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全国每年生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土壤沙漠化非常严重,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20%。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多种原因,以及介绍有关的违法案例和相关人受到的法律制裁,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国家现在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这样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5、,恰当的把握好尺寸,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生物科学知识,而且是学生感到绿化祖国,从我做起,增加主人翁意识。二、遵循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认识和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才能完成寓法制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的重任。在学习青春期时告诉学生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青春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成熟,性心理会发生很多变化。性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组成部分,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如梦遗、手淫、早恋等)、接触到的性信息(如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影视中的

6、性爱场面、网络中的色情网)等缺乏处理经验,且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又不愿互相交流。正如一个人的生理健康需要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一样,一个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也需要各种营养。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性角色,是生活内容健康、充实、积极、向上,不会让对异性的冲动主宰自己,面对性骚动能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与异性的交往应在集体活动中,尽量避免时间过长、过晚或单独约会。教育学生只有把时间、精力用于学习和锻炼身体上,将来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同时告诉学生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青年的成长,都是有益的。又如,在学习《人的生殖》中的胎儿

7、营养与废物交换时,观察从胚胎到胎儿到新生儿产出的大致过程插图,观察子宫内胎儿、脐带和胎盘关系示意图,教师通过具体的数据介绍母体身体的变化,她们忍受着许多不便和痛苦,一切都是为了后代。然后向学生质疑:面对母亲无私的奉献和博爱,你们应该怎样回报?安排学生讲述母亲在生活中对待自己的点点滴滴,使全体学生端正态度,提升认识,在充分体会亲情的同时,教育学生理解报答亲情,长大后更应该好好的赡养父母。在生物学教学中,只有结合生物学知识教育与法制教育,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才能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

8、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  三、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我们在学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课时,就应该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看看你们周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