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

ID:36810159

大小:263.1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_第1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_第2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_第3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_第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讲中国非营利组织(一)本讲主要内容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基本特征三、改革开放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转型五、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一)1949-1966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经济上奉行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上实行以党的一元化领导为核心的高度中央集权,原来存在的非营利组织几乎完全消失,在全能国家下,能够存续下来的非营利组织数量和种类都极其有限,主要包括在中国共产党严密控制下的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50年代初,全国性社团只有44个,1965年不到100个,地方

2、性社团只有6000个左右。(二)1966-1978这段时期是极左思潮盛行的非常时期,原有的社团或者被禁止活动,或者被作为“反革命组织”而被取缔,各种政治色彩极其浓厚的“红卫兵”社团组织活跃,其社会功能属于附属地位,社团之间的竞争剧烈,甚至诉诸暴力手段,然而,这些社团在意识形态上是高度一致的,即坚持毛泽东的领导,捍卫毛泽东思想,不符合这些意识形态的民众的结社权则遭到严厉禁止。不同的政治权力动用各种社会力量,重新配置政治资源,因而,民众的结社事实上受到政治力量的操控。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基本特征1、全能主义国家:执政党以国家的名义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全面的垄断,政治、经济和意

3、识形态三个领域高度重叠,国家政权通过自上而下的统治机构对民间进行无孔不入地控制。2、“国家-民众”的二层结构。国家直接面对民众,政府直接依靠国家机器统治民众,中间没有一个作为缓冲层的公民社会。3、计划经济: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干预,对经济资源施行高度垄断,对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实行严密的指令性计划。4、单位制度: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中的就业者基本上都隶属于某一个工作单位。如果把人民公社也作为单位来考察的话,那么可以说当时的国民都生活在“单位”之中。三、改革开放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一)1978-1989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公民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制

4、度环境。市场化趋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自由流动资源,以民主和自由为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则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自由活动空间,这些要素的结合使我国涌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到1989年,全国性社团达到1600个,地方性社团达到20多万个。(二)1989-19921989年,北京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邓小平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加上执政党对“颜色革命”的担忧甚至恐惧,左的意识形态有所回潮,在此背景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清理整顿,非营利组织数量在短时期内有所下降。1992年,全国型社团为1200个,地方性社团约18万多个。(三)1992年至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党的

5、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破除了左倾意识形态对我国发展的束缚,加速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此同时,非营利组织的数量重新回升,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社会团体21.2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4万个,基金会1340个。与之前产生的非营利组织相比,这些新生的非营利组织在非营利性、自主性、志愿性和合法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的转型(一)国家政策的变化1、政治方面的政策变化: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路线。2、经济方面的政策变化:从发展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对外政策的变化:奉行对外开

6、放,建立经济特区,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二)民营经济的诞生和发展1、民营经济一般是指国有国营、外资以外的各种经济成份,在许多场合是作为私有私营经济的代称(用以回避意识形态上的争议)。2、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取缔、消灭到“不要急于取缔”、“允许存在”;从敌视、歧视到“拾遗补缺”、“有益补充”;从不被承认到“重要组成部分”,“一支生力军”,再到要“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的艰苦历程。(三)新社会群体出现1、个体劳动者群体,即所谓的“个体户”。这一群体指的是占有少量生产资料、主要依靠自己(或家庭)劳动,独立从事生产经营的劳动者阶层。2、私营企业主群体。这一群体是指占有较多生产资料,雇

7、工在8人以上,自担风险、自享盈利的社会集团。3、新中产阶层。他们的经济收入是一般企业职工的几倍、几十倍,拥有高于人口平均数的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四)社会进入转型期1、在所有制方面,单一的国有制发展成为公有制占优势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新产生的个体劳动者群体和私营企业主群体以及合资、外资经济呈现出快速扩张的趋势。2、在职业取向方面,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加,形成社会服务阶层或其他阶层和利益群体。3、在经济收入方面,贫富差距迅速扩大4、阶层分化加剧5、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