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

ID:36793480

大小:427.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5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_第1页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_第2页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_第3页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_第4页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9年3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09第36卷第2期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刘基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梁启超发起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的生成做了启蒙的开创性工作:王国维的关学思想为近代艺术教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蔡元培对美育的学制性倡导促进了近代艺术教育的普及;而以李叔同为代表的学堂艺术教育实践则充分融合了上述三者的艺术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近代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趋势。他们艺术教育思想的生成与嬗变也体现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由功利性向“全人格觉悟”的超

2、功利性方向发展的规律,是中国艺术教育从古代走向现代的重要界碑。近代艺术教育理念的嬗变也为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诸多借鉴。[关键词]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9)02—0067—05中国近代的艺术教育理念是伴随着“西学东渐”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深受西方近代美育思想的影响。西方近代美育思想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与西方人道主义相伴而生,是近代资产阶级追求理想人格的产物。通过对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李叔同等人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过程的阐述,可以勾画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

3、念的生成过程,即从政治的附庸到纯学术理论的建立进而到广泛的倡导和宣传最后落实到独立的学堂教育实践。一、梁启超:近代艺术教育思想的政治启蒙梁启超(1873—1929)是l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发起者和鼓吹者,同时也是近代最早引进和介绍西方文化的启蒙学者之一。出于救国图强的美好愿望,梁启超在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历程后,主张不仅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必须引进西方的政治体制,从政治伦理哲学思想上全面学习西方的“真精神”、“真思想”。梁启超根据当时政治变革的需要提出了很多艺术教育新观点,这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文学

4、改良主张上,以期通过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改革来实现社会的变革。梁启超是诗界革命的积极倡导者。1899年底,梁启超在由日本去夏威夷的途中,反思传统中国的那些吟风弄月、堆砌词藻、逃避现实、摹拟往古的“旧诗”,认为它们是“诗虽奇绝,亦只儿女子语,于世运无影响也”_1_。同时回顾总结了中国“新诗”创作的教训,正式提出了“支那非有诗界革命”【l_的口号。梁启超的诗界革命包括精神、意境和语言的革新。他说:“过渡时代,并有革命。然革命者,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当今好言诗界革命,虽然,若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是又满洲政府变法维新之累也。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

5、命之实矣。苟能尔尔,则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l1_‘欲为诗界之哥伦布、玛塞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1]1219梁启超主张“取泰西文豪之意境之风格,熔铸之以入我诗,然后可为此道开一新天地。”翻在提出“诗界革命”后,梁启超看到了小说对于民生和政治更重大的意义,他又积极倡导小说界革命。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总结了维新派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明确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他从文学的功利性、尤其是社会和政治功利性出发,把小说看作“维新”的

6、工具、“改良”的利器。他认为,“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文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斟推[收稿日期]2008—04—10[作者简介]刘基玫(1969一),女,湖北荆州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68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卷崇小说的思想启蒙作用和“支配人道”的教化力量。梁启超之所以主张“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原因之一,是他认为文

7、学自身就具有独特的“移人”作用;“而诸文之中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说若”⋯884o因此,他强调“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I1】,“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1_884。梁启超还主张翻译、介绍西方诗歌小说,特别是政治小说,从而把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观、道德观引进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中,以此达到培养理想中的“新民”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到,梁启超的艺术教育思想突出的是艺术教育作为政治手段的重要意义,这和传统儒家将艺术教育作为道德工具虽有不同,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美育“文以载道”功利性思想的羁绊。他没有认识到人本身就是主体,不是政治制度和党派的工具;更没有从个体的完

8、善、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人自身完善的问题,即没有从近代资产阶级美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美育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