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ID:36790674

大小:18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0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第三节20年代文学论争第四节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节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一、原因与条件二、文学革命的倡导1917年1月在《新青年》二卷五号上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其主要内容是“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语俗字。这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

2、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随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相继响应,文学革命形成了一定的声势。三、文学革命的实绩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騂(xing),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新青年》一份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主旨在于抨击传统文化,输入西方文明全面批判和清理传统文化、宣扬西方的文化观念第二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一、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周作人起草了《文学研究会宣言》,把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

3、“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二、创造社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他们先后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洪流》等十余种刊物。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后

4、期创造社转向革命文学。三、新月社是稍后出现的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社团。1923年由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他们多系英美留学生。新月社开始以聚餐会的形式活动,后来发展成新月俱乐部。1928年以前的前期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在诗歌创作上卓有建树的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梦侃、孙大雨等。四、其他文学社团。还有一些比较活跃的文学社团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与贡献。其中有①与文学研究会倾向相近的语丝社、未名社、莽原社等。②与创造社倾向相近的有南国社、弥洒社、浅草—沉钟社。③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诗社,以写作爱情

5、诗闻名。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1922年4月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他们被称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第三节20年代文学论争新文学阵营演出了一场“双簧戏”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汇集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写了《给新青年编辑的一封信》,在《新青年》4卷3号(1918.3)上刊出同时刊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将反对文学革命的这些言论逐一驳斥。(P28)一、与林纾为代表的封建守旧派的斗争刘师培、黄侃等人创办《国故》月刊,以所谓“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反对新文化。林纾介绍西方文学很有建树,但对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以白话为正宗极为反感林纾写了《致蔡鹤

6、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对白话文大加嘲讽,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影射诋毁新文学倡导者。提出“文言不当废,白话不当用”。二、与《学衡》派的论争1921年9月,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人创办《学衡》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旗帜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激进倾向进行批评,引发了新旧之间的论争。三、与《甲寅》派的论争“甲寅派”以1925年复刊的《甲寅》杂志而得名(1914年5月,《甲寅》月刊在东京创刊,两年后出至十期停刊)其主要人物是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章士钊。第四节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7、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二、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三、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参考书目】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尝试集》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3.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4.鲁迅:《估“学衡”》5.早期现代文学研究http://www.shu.ac.uk/emls/emlshome.ht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