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90284
大小:4.37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5-15
《寻求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根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版权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并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益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寻求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根源摘要本文致力于寻求导致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所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已经历五十余年,但是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加入WTO后,市场越来越开放,我国汽车工业能否发展和强大起来,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汽车工业的人士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产业政策和行政干预等几个不同的方面详细论述了导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落后的
2、原因。本文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就是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的技术转移,是以落后国家技术学习的努力为基础的,自主开发是企业进行技术学习的唯一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忽视了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培养,从而导致了我国汽车工业现在这种落后的状态。本文首先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回顾。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发展阶段。两个阶段由于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的不同导致了结果巨大的差异:改革开放前我国汽车工业在以中型货车为代表的少数几个产品方面逐渐形成了自主的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能力;改革开放后在合资的
3、道路上,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在产量上高歌猛进,但是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成长,国际竞争力依然弱小。本文接着从跨国公司、产业政策、行政干预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汽车工业落后的根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合资的道路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许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但是合资模式不会自动导致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的增长。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两个发展目标——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提高国产化率”因缺乏对自主开发能力的要求将中国汽车工业引上了发展的歧途。而我国汽车工业因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两种政策思维受计划体制惯性的影响,通过行政手段执行产生的结构性僵
4、化使产业政策的缺陷无法得到市场机制的自动纠正。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不能到位,地方政府变相执行中央政策等等一系列体制上的原因,我国汽车的工业发展始终摆脱不了政府行政干预的制肘。本文最后指出,加强自主开发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唯一出路,这是因为自主开发不但是“市场换技术”的关键变量,也是我国本土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二十世纪末自主开发企业在中国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关键词:合资自主开发规模经济国产化行政干预寻求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根源目录第一章引言⋯⋯⋯⋯⋯⋯⋯⋯⋯⋯⋯⋯⋯⋯⋯⋯⋯
5、⋯⋯⋯⋯⋯⋯⋯⋯⋯⋯⋯⋯。l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历史与现状⋯⋯⋯⋯⋯⋯⋯⋯⋯⋯⋯⋯⋯⋯⋯⋯⋯⋯⋯⋯⋯⋯⋯⋯一2三、理论前提⋯⋯⋯⋯⋯⋯⋯⋯⋯⋯⋯⋯⋯⋯⋯⋯⋯⋯⋯⋯⋯⋯⋯⋯⋯⋯⋯..5四、本文结构⋯⋯⋯⋯⋯⋯⋯⋯⋯⋯⋯⋯⋯⋯⋯⋯⋯⋯⋯⋯⋯⋯⋯⋯⋯⋯⋯一6第二章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7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一7l、六十年代以前“全盘引进”苏联技术的发展阶段⋯⋯⋯⋯⋯⋯⋯⋯⋯.72、六、七十年代以载货
6、汽车为主的自主发展阶段⋯⋯⋯⋯⋯⋯⋯⋯⋯⋯.8二、合资模式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11、1994年产业政策颁布前的发展阶段⋯⋯⋯⋯⋯⋯⋯⋯⋯⋯⋯⋯⋯⋯..112、产业政策十年管制的发展阶段⋯⋯⋯⋯⋯⋯⋯⋯⋯⋯⋯⋯⋯⋯⋯⋯⋯17三、我国汽车工业落后的现状⋯⋯⋯⋯⋯⋯⋯⋯⋯⋯⋯⋯⋯⋯⋯⋯⋯⋯⋯⋯201、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202、我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能力弱小⋯⋯⋯⋯⋯⋯⋯⋯⋯⋯⋯⋯⋯⋯⋯⋯213、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匮乏⋯⋯⋯⋯⋯⋯⋯⋯⋯⋯⋯⋯⋯⋯⋯⋯⋯⋯2l第三章合资模式
7、不会自动导致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23一、历史选择了合资的道路⋯⋯⋯⋯⋯⋯⋯⋯⋯⋯⋯⋯⋯⋯⋯⋯⋯⋯⋯⋯⋯23二、合资模式不会自动导致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23三、CKD组装:市场换来的不是“技术”⋯⋯⋯⋯⋯⋯⋯⋯⋯⋯⋯⋯⋯⋯⋯25第四章产业政策的缺陷使我国汽车工业走上歧途⋯⋯⋯⋯⋯⋯⋯⋯⋯⋯⋯⋯⋯29一、“规模经济”的谎言⋯⋯⋯⋯⋯⋯⋯⋯⋯⋯⋯⋯⋯⋯⋯⋯⋯⋯⋯⋯⋯⋯..291、产业政策对“规模经济”的要求⋯⋯⋯⋯⋯⋯⋯⋯⋯⋯⋯⋯⋯⋯⋯⋯302、产业政策的实际效果⋯⋯⋯⋯⋯⋯⋯⋯⋯⋯⋯⋯⋯⋯⋯⋯⋯⋯⋯⋯
8、⋯313、产业政策的“真实目的”⋯⋯⋯⋯⋯⋯⋯⋯⋯⋯⋯⋯⋯⋯⋯⋯⋯⋯⋯32二、“国产化”的陷阱⋯⋯⋯⋯⋯⋯⋯⋯⋯⋯⋯⋯⋯⋯⋯⋯⋯⋯⋯⋯⋯⋯⋯..341、我国产业政策对“国产化”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