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落后的主要根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落后的主要根源每年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都不断提及怎样才能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他们殷切期盼教育发展的脚步可以再迈得更大更实在,各级政府应从教育地位、规划、财政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将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得更加具有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从2008年下学期起,我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09年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名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国经
2、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代表委员们提议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书育人,培养有知识、讲文明的人。中国有13多亿人口,农村占9亿多,在全国范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意义重大,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本人不但是教育工作者,更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师范毕业后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十几年,农村小学教育落后的问题多不可指,可我认为老师和学生是教育发展的两
3、个重要因素,老师是否“愿”教与学生是否“愿”学的一个发展过程。正确认识和研究这个发展过程,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和问题就可以得到基本解决,以下是我对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表达的个人观点: 1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老师“愿”教的主要根源 老师不“愿”教的主要问题未免就是待遇和地位得不到提高,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压力过大,不被社会各界人士尊重和理解;热爱的职业没有足够资金确保师资培训和课改钻研等情结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懂得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性,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巨大资金优先
4、及时投入教育,对教师有尊重和理解情怀,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有足够资金确保师资培训和课改钻研工作,激起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今年两会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巨大资金优先投入教育,相信学校老师不“愿”教的基本问题将不断得到解决。如果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那么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室和校舍年久失修,房屋漏水,卫生条件状况很差,教育办公环境相当艰难。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几乎没有,有些农村学校的老师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没有图书室,离现代化教育环境还很遥远,
5、更谈不上实施什么新课程改革了。再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工资又普遍较低,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专业教师缺少,美术课、音乐课基本变成了学生的作业课,体育课就成了放山羊的“玩耍课”。有的校长对资金用之不当,公办实用太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能进行师资培训得到提高,难以激发教师积极性和责任感,就是有业务知识水平高的教师也无法进行课改钻研工作。结果是老师不“愿”教的主要问题将无法解决。即使孩子“愿”学,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没有扩展的知识门径,得不到良师教导,也依然是学无进展,难以达到教育的首要目的。农村教育发
6、展落后的现状和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我们希望教育优先发展可以真正落实,中央和省财政巨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也实施法律制定管理和严密监督,真正落实到位。彻底解决学校老师不“愿”教的主要问题;受益于农村学校教育发展、受益于学生、最终受益于社会、强国惠民。 2农村老师的教育质量影响到学生“愿”学的心理障碍 农村学校老师“愿”教并不等同会教,教的质量如何?主要是教师本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素养问题。它关系到学生“愿”学的质量。由于过去的社会因素,农村教师多是顶班代教或民师转正而来的,业务知识水平不高,素养较低,难以达到教育
7、的首要目的。而教师业务知识不仅是指所教的科目专业知识,还有小学心理教育学的专业知识。由于农村小学资金短缺或校长不愿出钱,所以导致了农村教师培训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解决不了学校老师“愿”教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素养问题。在很多农村学校,除非在上级压力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派个别的教师参加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般由班住任来“兼职”,其他科任老师只管教书,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教育和自己搭不上关系,有什么问题就告诉班住任一声,由班住任来解决。而有的班住任朦朦胧胧地体会到了心理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没有
8、小学心理教育专业的知识,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再是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家长的思想守旧,很少有人知道心理教育学的实效性。所以孩子做错了,老师打、骂、罚是对的,他们在意的是孩子的成绩。普遍观点是:“师生如父母,孩子做错,批评和打两下是关心,严师出高徒嘛”。……从不考虑这是否已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