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小儿辩日》(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2、下册本课时编写:霍山县城西学校徐红卫老师第一单元·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3、下册课文导入请你读读下面的句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3)温故而知新。(4)学而时习之。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4、下册课文导入太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可是,面对每天都与我们见面的太阳,你是否产生过与它有关的疑问呢?它是早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时离我们近?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两个小孩儿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看个究竟吧
5、。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6、下册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鲁源村),享年72岁。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7、下册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
8、年级
9、下册字词积累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此处念“智”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10、下册课文讲解“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中的“辩斗”是什么意思?并说说其句的意思
11、?辩斗:辩论,争论。这句话的意思: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12、下册“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课文讲解认为。离正午。这句话的意思: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13、下册课文讲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及:到。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这句话的意思:太阳刚升起时大得
14、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15、下册课文讲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这句话的意思:“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16、下册课文讲解“孰为汝多知乎?”汝:你。这
17、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你见多识广呢?”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18、下册课文讲解1、读了课文,你对文中的人物有什么评价?说说你的理由。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19、下册合作探究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一是根据视觉来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
20、,远则物体形状小。二是根据感觉来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冷。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因为两小儿认识思维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了。他能实事求是。3、孔子答不上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21、下册合作探究4、由于古代科学落后,连知识渊博的孔子都不能解答问题,两小儿辩斗的结果是怎样的,那么你知道吗?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22、下册合作探究在图中,同样大小的A圆和B圆,看上去A圆比B圆大,在另图,看见白圆D比黑圆C大,但实际上两者一样大,这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视觉经验:
23、同样的物体若置于不同的周边环境中,由于人眼观察物体时,所参照的周围物体大小及亮暗不同,就会有被视物大小不同的视觉错觉,这在物理学上称作光渗作用,利用光渗作用即可解释两小儿争辩的现象。(1)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
24、下册合作探究黑色背景下的白色物体,由于光渗作用,它在视网膜上要比实物大一些;白色背景下的黑色物体,情况恰恰相反,所以并产生了白大黑小的错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