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70846
大小:434.11 KB
页数:110页
时间:2019-05-10
《《房地产权属》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房地产权属制度第一节房地产权利与权属一、房地产权利概述房地产权利,是指以房地产为标的的民事财产权利,是权利人依法对其所有的房地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地产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房地产抵押权。二、房地产权属房地产权属,房地产权属,即房地产权利归属,指房地产产权在主体上的归属状态。房地产权利的存在是房地产权属的前提和基础。其一,房地产权利为各方主体利益创设。其二,房地产权属为确定各方主体关系的设置。不动产物权体系不动产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含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动产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
2、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所有权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限集体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私人房产所有权地役权房屋所有权国家房产所有权集体房产所有权房地产抵押权房地产权属框架第二节土地权属法律制度一、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基本原理(一)土地所有权基本原理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的法律表现形式,是以土地为其标的物,土地所有人独占性地支配其所有的土地的权利。四项权能(二)土地使用权基本原理1、概念土地使用权,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控制、支配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收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2、性质:用益物权
3、(三)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相互关系第二节土地权属法律制度二、现代各国(地区)土地所有及使用形态1、全民所有、无偿使用2、土地上下级所有权并存,土地使用受到两个所有权制约3、土地私有与各级政府分别所有,各自使用4、土地由国王名义所有,土地使用权类似于土地所有权5、土地合作组织集体所有,集体使用第二节土地权属法律制度三、我国土地所有及使用制度(一)土地所有制度1、我国土地所有权的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2)客体的差异性。1)地域上的差异性;2)在法律上的表现:A、主体不得同时拥有两种土地所有权;B、两种土地所有权的确权形式也不同。(3)内容的限制。主要表现
4、在土地所有权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交易。第二节土地权属法律制度2、国家土地所有制度(1)国有土地的范围《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一)城市市区的土地;(二)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三)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四)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六)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第二节土地权属法律制度(2)特征1)国家统一所有。国务院是国家所
5、有权的唯一代表。2)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分别行使权力。分级实行管理权力而非分级所有。3)国有土地使用收益中央与地方共享。4)国有土地所有权的部分权能适当分离,形成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二节土地权属法律制度3、集体土地所有制度(1)范围《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2)特征1)农村集体土地归一定集体组织内的全体农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代表行使所有权。2)集体土地所有权具有独立性,并且与国家土地所有权地位平等。3)国家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
6、通过征收的方式取得所有权。相关练习依照《土地管理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下列有关土地权属的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农村、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部分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全民所有D.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案例分析张×与县东关清真寺管理委员会所争议的土地位于该清真寺的西南角,该片土地上建有张×居住的房屋三间。1931年前,该寺把临街土地租赁给张×的爷爷等人盖铺面房做生意和居住使用。1952年县政府为清真寺颁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张×居住
7、房屋未进行登记。后由于文革动乱,先后有九位居民搬进了清真寺并占地建房。2002年清真寺为落实有关宗教团体房产政策,动员寺内住户迁出,张×因此与清真寺发生争议。清真寺于2005年向县政府提出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请求,县政府经过调查后作出处理决定:将争议的土地确定为清真寺信教群众集体所有,归清真寺使用。请回答:1、县政府是否有权对该争议作出处理,为什么?2、县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相关法条《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
8、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