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

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

ID:36719376

大小:31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0

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_第1页
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_第2页
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_第3页
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_第4页
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杂病临床三要素湖南中医药大学周衡教授杂病临床三要素一、掌握辨证主次二、实行方证对应三、注意治疗先后缘起病例一某妇,因沐浴不慎受寒,卒发项背肩头强急不能活动。臂欲上举则疼痛难忍,双侧手指亦拘急并拢,不能展开。恶风寒,时有烘热,但无明显汗出。舌淡,苔薄白,脉反沉弱。依柔痉治法,用栝蒌桂枝汤原方3剂,药后病情无变化。反复斟酌,认为辨证无误,过在服法失当。遂再予原方4剂,嘱日服2剂,4小时服1次,并啜热粥,温覆,觉烘热遍身,似有微汗,即止服。连续6服后,果然汗出,身体舒展自如。病例二七旬老干,腹部手术后逾2月,创口渗液不止。请谭日强会诊,我偕行。诊时见病人羸弱不堪,面色萎黄,乏力

2、头晕,饮食少进,便溏,肢凉,交谈时短气难续,脉细弱。查腹部创口,纱布尽湿,无粘液,周边有少许红丘疹。检阅治疗,除消炎输液外,中药已屡用八珍、养荣及十全大补等方,精神略有好转,但创口渗液如故,无法拆线,深以为苦。谭老深思后,示意:“薯蓣如何?”,我极表赞同,即遵嘱与薯蓣丸原方改为汤剂。旬日后,创口已无渗液,逐步愈合,一月后,拆线出院。携薯蓣丸膏方回家休养。病例三某翁,初冬重裘来诊,咳喘,已半月矣。谓10余年秋冬都如此发作,受凉后即咽痒难耐而咳,咯出痰液,初为少量粘白痰,接着是稀薄带泡沫的白痰。咳甚则欲呕,但胸不满,饮食如常。已经输液消炎,还自用了数种中成药都无效,现仍畏寒无

3、汗。查面白虚浮,舌胖苔滑,脉沉弱。诊为支饮咳喘,遂直书小青龙汤原方,因有所虑,麻、辛只用5g、3g,讵料服药1剂,即汗出心悸喘促,似有气逆上奔,小便亦感不利。我知有变,急嘱停服余药,改投桂苓五味甘草汤。药后喘悸汗出均减而咳嗽如故,遵仲景训,续进苓甘五味姜辛半杏汤,方中姜辛夏均小其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咳止,再用苓桂术甘汤1周调理而安。几点反思一、杂病不惟内伤,而是病因多样、病变多维交错的病类。仲景只提杂病,并不提内伤病或内伤杂病,寓意深邃。二、杂病“变化难极”辨证思路繁多。但可以将诸多辨证方法,按大方向一致集约归纳,以执简驭繁。窥仲景用三阳三阴论伤寒,“不越三条”论杂病,

4、似可约为三类辨证以统摄杂病。三、方证对应是疗效的关键。《金匮》序中说“对方证对”,讲的是方和证要全面、精准对应,才能“其效如神”。四、方证对应是动态过程。故治疗杂病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治疗应有先有后,分步进行。《金匮》首篇以“先后病”名篇,意或在此。要素一:掌握辨证主次将各种辨证方法併为三类:外邪辨证、脏腑辨证、内邪辨证。内邪发病——以内邪辨证为主,其余辨证为辅如痰饮病外邪发病——以外邪辨证为主,其余辨证为辅如湿病脏腑发病——以脏腑辨证为主,其余辨证为辅如虚劳病要素二:实行方证对应一、方证对应要精准、全面。主药、辅药及其剂量与主症、次症均须一一对应。此外,为保证实现全方治疗

5、作用,煎服、将息等,也要遵行。二、若叙症过简,可以方测症;叙症过多,主方不能涵盖,则合方治疗,但合方或加减方,应以不掩盖主方作用为佳。三、方证相对的灵魂是病机与治法相应,能深入到这层便可跳出条文,拓宽经方应用。要素三:注意治疗先后一、标本治疗先后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不易之法。但急者先治,缓者后治,也是重要原则。二、表里治疗先后先表后里是常规,若里证紧急,危及生命,宜先治里证,后治表证。三、新旧治疗先后均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四、远近治疗先后根据致病因素对受病脏腑的影响,近而直接者先治;远而间接者后治。以上四者总的是易者先治、难者后治,急者先治、缓者后治。五、病情难以确认可先行

6、试探性治疗,待病情确定后再果断用方。小结杂病本意原是杂执简驭繁分三类辨证三纲有主次方证对应效为最动态治疗有先后感谢南阳大智慧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