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15719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8
《周衡教授微饮学术思想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周衡教授微饮学术思想总结引言痰饮由仲景率先提出,古本无痰字,但《内经》有饮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中出现了淡字。纵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以下简称《痰饮病篇》),本篇着重论述饮而非痰。如《痰饮病篇》言“夫饮有四”,而非“痰饮有四”;从另一方面看,痰,古作淡,淡通澹,“水摇也”,是饮的形容词,如四饮的痰、悬、溢、支,都是对饮状态的形容与描述,水饮在胃肠空腔,摇动作响而发出沥沥之声,故曰痰饮,水饮不在天,不在地,悬于半空之中,故曰悬饮,水饮盛满,如水满自溢而流于四末,古曰溢饮,水
2、饮滞于心下,如物支撑,上抬胸膈,故曰支饮。自仲景之后,痰饮学说有一定的发展,但就像丹波元坚所言,主要是对痰的发展,“盖古方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中论述了痰饮候、诸痰候及诸饮候,随后的孙思邈、王焘也是将其混而论之,《备急千金要方•大肠腑•痰饮》篇大篇幅的记录了《痰饮病篇》的内容,但也有一些关于痰的记载,如“断膈汤,主胸中痰澼”、“松萝汤,治胸中痰积热”、“葱白汤,治冷热膈痰”,《外台秘要》不仅论述了饮证,还列出了治痰诸方,“痰澼方二首”、“冷痰方四首”、“痰结实及
3、宿食方三首”、“胸中痰澼方三首”、“痰厥头痛方八首”、“风痰方五首”。至宋代,杨仁斋将痰饮分而为二,其认为二者病机不同,谓“痰者津液之异名,入之所恃以润养肢体者也”、“水之与饮,同出而异名也。人惟脾土有亏,故平日所饮水浆不能传化……而致此病矣”。随后痰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饮证基本停滞在仲景的学术思想上,无明显的创新与发挥。后世论述痰饮,多将痰与饮混而论之,并且饮证论述逐渐减少,以至于篇名为痰饮,而时则论痰,金元四大家在痰证上作了较大的发挥,痰的理论不断丰富,近现代医家对痰的研究越来越多,不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
4、在实验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能很好的指导临床,是值得发扬的,但痰饮作为一个经典的病,也是不能被遗忘的。痰饮病不被重视可能有一下原因:①某些痰饮病急;②某些痰饮病重;③某些痰饮病用药让人望而生畏,如甘遂、大戟、芫花等;④现代医学治疗痰饮病中的急、重症效果较好,且较安全。从另外角度来说,饮病中的轻、缓之证是痰饮病治疗的重点——微饮。1周衡教授简介周衡教授(1937~),湖南株洲人,湖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湖南省名中医,中国中医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首任委员、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杂病经典《金
5、匮要略》教学、医疗研究凡五十年。挖掘、整理主校《金匮》首注本《金匮方论衍义》,并多次担任《金匮要略》全国教材编委及《中医药高级丛书•金匮要略》副主编,是我国知名的仲景学说专家,擅长使用古代高效廉验的经方治疗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疾病对妇科杂病、老年病也有丰富的经验。周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坚持每周出门诊3~4次,是一位将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经方实践家,他以《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开具的经方,稍作加减,处方药味少,价格便宜,疗效好,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尤其是饮病的治疗更是疗效显著,在长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周教授根据
6、《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的“夫短气有微饮”的理论,对微饮的学术思想从理论到临床不断的丰富与充实,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痰饮渊源痰饮作为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而《内经》中无一痰字,但有对饮的记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对溢饮的描述“当病溢饮,溢饮者喝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将饮的发病责之于湿气太盛,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之胜……饮发于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本经》也有饮的记载,如序录云:“留饮癖食”,又如大黄治“留饮宿食,荡涤肠
7、胃”。古时“痰”以“淡”代之,森立之《本经•考异》中记载“淡作痰”,如巴豆治“留饮淡癖”、恒山治“胸中淡结吐逆”,其后《脉经》、《千金翼方》亦有“淡饮”的记载。《玄应音义》释淡阴(痰饮)云:“谓匈上液也,医方多作淡饮” 。《集韵•谈韵》亦云淡“水貌,或作澹”,而对“澹”(dan淡)的解释,《说文•水部》作“水摇也” 。《玉篇•水部》释为“水动貌”。由此可见,《金匮要略》的“痰饮”与《脉经》、《千金翼方》中的“淡饮”异名而实同,是指人体的津代谢失常,水液停蓄于体内某一局部所导致的一种疾病[17]。《肘后备急方》有
8、“痰廕”之说。自仲景提出痰饮学说,后世对其学说进行了补充,但主要是在痰饮的分类上,《千金翼方》将其分为留饮、澼饮、淡饮、溢饮、流饮,《诸病源候论》分为流饮、留饮、癖饮、支饮、溢饮、悬饮,虽然分类增加但对饮病的发展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终不《痰饮病篇》记载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饮。治法上仍是对“温药和之”深信不疑。后世将痰逐渐从痰饮学说中独立出来,并对其理论不断充实与完善,饮证却被逐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