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95118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家教论文李继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出家教误区,做智慧型家长如果说孩子是父母的作品,那么文章没有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书人的错。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这几年以来,我接触了不少的家长,更多的是一些“问题孩子”的家长,我从不同的事例中看到了一个共同现象:家长无意中犯下的小错,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痛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不是家长的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对孩子的影响是
2、无可替代的,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教育智慧,所以我们一定要走出教育误区,做一名智慧型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远航。家教误区一:放任自流。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离异或者是无人管教的家庭,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本着“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远远忧”的教条,对孩子的发展无所要求,让孩子无拘无束地自由发展,这样虽有利于孩子独立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形成,但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和是非判断力,很容易误入歧途。家教误区二:管束苛刻。有家教的孩子有礼貌、遵守纪律,学习努力,有向上精神,但过分
3、的严格管束,无异于把孩子当成笼中的小鸟、绳索下的宠物,这让孩子变得拘谨、胆怯、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束缚了孩子自由翱翔的翅膀。家教误区三:滥施惩戒。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让犯了错误的孩子接受惩罚,有助于他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但不适当的惩罚或棍棒教育会让孩子因恐惧而变得性格暴躁,甚至对家庭产生厌恶、憎恨的情绪,出现顶撞、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现象,非常不可取。家教误区四:强制学习。有的家长把学习成绩当成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主观地为孩子挑选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东西,给孩子购买了各种学习资料、试卷,在
4、家一天一练,一周一考;利用星期天和假期请家教、进奥赛班,学这学那,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培养,抑制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其大脑神经系统早衰。孩子由于失去自我支配空间而出现厌倦学习、厌倦父母的心理,这无异于揠苗助长。家教误区五:攀比心强。有些家长总是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相比,这样孩子虽能感觉到与别人的差距,但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甩,从此一蹶不振的现象。家教误区六:缺乏交流。成长中的孩子心智脆弱,特别需要别人的关爱、关心和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或因为太忙,或因为没有引起重视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
5、行了,很少与孩子一起进餐,一起聊天,孩子体会不到父母对他的关心、爱护和理解,得不到父母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只会造成父母同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是客观存在的,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有社会的,也有父母本人的,我们必须正视这种事实,分析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得采取有力的对策。根据多年的思考和感受,我给诸位家长支上几招:智慧支招一:一定要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在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学习和了解的新事物太多,很多家长却一味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刚上去接受不了,家长心情就会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有可能会出现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一定要先冷静
6、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在这个方面我深有体会,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时,考试后,我一看到不是100分时,心中就埋下了怒火的种子,再一看竟然是把问题读错了,或是答案写反了,就更加怒火中烧,说一些“你真笨”之类的话,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早早的给父母
7、贴上了“恐惧”的标签,当然也对学习产生了不良情绪。智慧支招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等,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如果做父母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从何而来?如果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那么就
8、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