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ID:36694724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1页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2页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3页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内化理论提出:思维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依循个人的内在语言来进行,并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而发展。思维是构成智力的核心因素,而小学数学课堂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巧妙点拨,正确思维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教师精心的指导,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正确地、有规律地进行思维。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一个笼子里装有鸡和兔,数头数是100只,数腿数有360条。算一算鸡和

2、兔各有多少只?”时,提出如下问题:1、鸡兔共100只,腿最多有几只?最少有几只?为什么?2、假设鸡兔都是两条腿,100只应该有几条腿?现在数得360条腿说明了什么?比200多几条腿?3、有一只兔能多出几条腿,有多少只兔才能多出160条腿?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清了解题思路,节省了思维时间,就能提高学习效率。二、激发兴趣,自觉思维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也是思维的内在动力。学生若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脑力作用,自觉地紧张地进入思维的最佳状态。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比较1/4与1/5的大小”时,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唐僧师徒

3、四人西天取经。这天中午,没有一丝凉风,热得人都透不过气来。师徒们渴得喉咙里像点了火一样,他们多想找些水喝呀!正在这为难之时,一位农夫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贪吃的猪八戒上去就抢,孙悟空手急眼快,一把夺过西瓜说:“不要争,大家分着吃,咱们师徒四人每人吃1/4。”猪八戒一听急了,嘴里直嚷嚷:“吃1/4不行,我的肚子大得让我吃1/5!”同学们想一想:是1/4大还是1/5大?同学们深厚的兴趣中,不知不觉、情不自禁地开动了思维的机器。三、利用好奇,主动思维小学生天生好奇心强,凡事都想学一学、做一做。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是学习的最大推动力,可激发学生们主动进行思维。例如,一位老师在讲能被2整除

4、的数的特征时,首先举出几个数让学生们判断能不能被2整除。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试除,眼看同学们是既费劲,又费时。这时老师指出:“能被2整除的数都有一个特征,不用试除,一看就能知道能不能被2整除。”老师又依次说出所列举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数不能被2整除。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看谁能找出这个特征。同学们被老师的神奇感染了,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最先找出这个特征。四、直观演示,形象思维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于比较抽象或难于理解的问题,学生往往出现卡壳,头脑一片空白无从下手,思维没有着落。教师可借助教具,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在讲长方形的特征时,可出

5、示长方形模具或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等平移长方形的对边,使学生看到这两条对边相等。推想那两条对边也相等;由一个角是直角,推想其它各角也都是直角等。五、创设情境,积极思维学生的思维,大都受教学情境的影响。有利的情况下,学生头脑清醒,想像力丰富,思维活跃。教师要因事而宜,运用谈话、设问、操作、故事等,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思维。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判断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数学医院,专门诊治数学方面的各种疾病。医院要通过实践考核,聘请几位有经验有能力的学生做大夫。现在医院里正好有几位“

6、病员”,谁能把这些“病员”治好,谁就可以成为我们数学医院的“大夫”。同学们信心倍增,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六、自编习题,深化思维通过自编练习题,尤其是应用题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应用题中的条件、问题的搭配等,还能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能深化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编题训练时,板书下列条件和问题:白兔12只,灰兔8只,卖出3只白兔,又买来3只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还剩多少只兔?白兔比灰兔多几只?教师指出学生就近每4人一组,利用其中的条件和问题编应用题,看哪组编得最多。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编编、议议、写写、改改,

7、编得好的得到鼓励,不合适的地方,即时得到矫正。深化了思维,提高了能力。七、一题多解,创新思维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创新是思维的灵魂。学习的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创新性。教师的“会教”,引导学生的“会学”,再借以得力有效的措施,就可以时时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应用题的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一位老师在让学生解答:“粮店运来大米和面粉共100袋,已知大米和面粉的比是1︰4。求面粉和大米各多少袋?”的应用题时,首先提问:(1)1︰4表示什么?(表示大米的袋数是1份,面粉的袋数是4份。)(2)还可以怎样说?(大米的袋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