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

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

ID:36684075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_第1页
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_第2页
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_第3页
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也谈读书与教师成长湖北省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焦鹏程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所以,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题记我是一名一线教师,扎根在一线教学二十年,现在刚刚走上教研员的岗位。但无论是从前站在讲台上,还是现在行走在思考间,我都深深地体会到:读书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太重要了。中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伟大国度,然而在当今这个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的社会,读书渐行渐远,教育的世界,也没能脱离现实世界独展它的高洁。现代教育赋予“师者”新的内涵,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在学

2、生心目中,老师应当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认为我们拥有文化。而事实上,扪心自问,我们谁敢自称自己为文化人?我们距离文化人的要求太遥远了。教师作为崇尚读书这个伟大国度中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最应该担负起读书的重任。为此,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一、让读书为我们的文化人生奠基书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因为书籍可穿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延续文化的中介,是传承文明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伴随着读书而发展的。一本好书就是尘世间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

3、了人类历史的路径;每一次细细的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常言说得好,“室无诗书使人鲁”,是讲不读书的人会变得粗俗;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饱读诗书就会有不凡的气质。如果读书蔚然成风,那么文明和高雅就会相继而至。读书不单是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手段,更是现代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命组成部分。教师的阅读不能仅囿于自己的教学领域,而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尽可能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美学甚至自然科学。也就是具有“面广点深、动态平衡”的T形结构,底蕴也好,学养也罢,皆出于此。要知道,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不管有多好的

4、现成的教案,不管是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因为那不是你的;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读教相长”,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高层次的书,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让我们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由内而外的散发光泽,在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二、让思考伴随着读书闪耀智慧的光芒读书是第一位的,而思考是第二位的。只读书不思考,往往是身入宝山空手而返。在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这

5、样认为:读书是借鉴别人的智慧,思考才是产生自己的智慧。我在阅读《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一书后,深深感佩于漪的睿智,钱梦龙的宽厚、魏书生的卓越、宁鸿彬的渊博、蔡澄清的机敏。折服之余,我发现在他们专业成长的共性中,除了勤于读书之外还有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课前的独立阅读、思考和课后深刻的反思。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点击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灵》一文中也说到,“理性状态是对教育最好的救助,保持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我们要反思宏观教育,反思教育细节,反思历史,反思现在,尤其要反思自己。让思考从读书开始,善于做一点笔记

6、。灵感是随时闪现的,读书时,课堂上,反思中,时时会有你自己的思考冒出来。那就赶紧用你的笔、你的键盘记录下来,哪怕是零零碎碎的几个词,几个句子。因为那是你精神发育的痕迹。要多开展交流。与那些相熟或陌生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做一次精神的聚餐。当我们沉淀书中,便有朋自书中来,悲愤的屈原,狂放的李白,忧郁的曹雪芹,他们从书中走来,引导我们穿过喧嚣浮躁的尘世,为我们接通那通向智慧与哲理光芒的精神电波。交流是很好的学习。有面对面的交谈,通过网络的沟通,只要是真诚的,就会有所启迪,有所收获。即使是闲聊,也会时时有智慧的碰撞。一旦对共同思考的主

7、题发生争执,就会有深刻的东西不断地滋长出来。或许这样的时间和机会是不多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期盼,更有满足感。三、让写作成为读书思考后的一种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这话也同样适合我们教师。从真实意义上说,教师的“真正的成长是自我成长”。学校搭建的一切平台都是外因,关键是教师自己的主动自学发展,这是内因。作为一名教了二十年语文的老师,我十分理解教师的艰辛与不易,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很多人在向生命透支,糟糕的是我们不懂如何偷懒。工作的每个时刻都在紧绷,回家后便全线瘫痪。我们的确很苦,的确很累,但是,我想

8、,如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疏于读书、懒于思考、拒绝写作,不仅会丧失教师的优势,而且我们将遗憾地看到我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忙忙碌碌年复一年之后,除了一些久积尘封的备课笔记本之外,忙碌辛苦的生活还会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不会有任何改变和创新。写作是苦的,但也是甜的。写作的过程是不断总结人生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