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33906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焦虑障碍共病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栗克清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是精神科临床上常见的两种疾病,在DSM-–IVⅣ、ICD-10和CCMD-3三个精神障碍分类体系中都均属于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二者常相互伴随,、相互影响,即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CAD)所谓共病。研究显示,与单纯焦虑症或单纯抑郁症相比,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患者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1】。因此,焦虑抑郁共病已逐渐成为当前全球精神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焦虑抑郁共病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概述1.1焦虑和抑郁障
2、碍共病概念的发展早在1970年,美国耶鲁大学Feinstein【2】首次提出“共病(comorbidity)”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同一患者患有某一疾病之外的其他任何已经存在或发生在此疾病过程中的疾病”。Winokur【3】认为,共病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领域,是用来描述一种疾病的多种形式或多种综合征共存于同一个体,将共病的概念扩大到了共存的综合征。目前,精神病学领域中,共病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精神疾病共存的现象,是指同一患者符合一种以上疾病的诊断标准,这多个诊断涉及到患者的全部症状、体征和病程,即一人多病的现象【4】。在精神科临床上,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comorbidanx
3、ietyanddepression,CAD)是指患者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障碍,且对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1.2焦虑和抑郁障碍关系的探讨的关系尚存争论当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同时发生时,能否将其他们分别能否当作两种原发性疾病诊断,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关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关系有3种观点:((1))一元论:即连续谱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早在1934年lewis就提出了两组症状间的连续性,认为焦虑症状从整体或部份上是抑郁的一部份,焦虑尤其易与其他疾患共病,被认为是其基本特征。((2))二分论:认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二两种不同性
4、质的疾病,有其各自专门的诊断标准。在ICD-10、DSM-Ⅳ以及CCMD-3三个诊断标准中均体现了这一观点。((3))共病论:认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的疾病实体。国内有学者认为目前尚无充分论据证明两者共病是一个新的疾病单元。由于目前大多数精神疾病缺乏特异性生物学标志,分类只是一系列症状综合征的组合,从断面看一个病人,易会受许多主观因素的干扰,很难确定焦虑和抑郁谁哪种是原发疾病哪种是谁继发性疾病,而此时如果两组症状分别考虑均符合各自的诊断标准,应同时下两个诊断,并且将本次就医或最需解决的症状作为第一诊断,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诊断一致性也就会提高【5
5、】。。对于不同关系模式的认同,决定于对共病观点的认可与否【6】。2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共病率较高整体流行病学状况郁障碍共病的碍形式出现的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1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整体流行病学调查上个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次开展大规模的全国共病调查研究((NSC)),该调查收集了1990~1992年间,15~54岁年龄段,经DSM-
6、III-R诊断为精神疾病的8098例患者人群信息。研究采用修订版的综合国际诊断访谈(CIDI)形式,评估了疾病的终身患病率、12个月的时点患病率和与DSM-III-R诊断疾病的相关性【7-8】。该调查结果显示,在年轻人群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12个月时点共病率为56.1%。2001~2003年美国第二次全国共病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抑郁与焦虑障碍终身共病率和12个月时点共病率高达59.2%和57.5%【9】。Sartorius等报道14个国家26000例基层保健患者参加的WHO研究,结果证实抑郁和焦虑之间确实存在关联,阈值下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为1%~2%,平均为1.3%【10】。
7、。2002年,荷兰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仅有39.5%的情感障碍和59.3%的焦虑障碍是以单纯的一种精神障碍形式出现的,重性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的共病是最常见的共病形式【11】。国内相关调查资料报道,抑郁症出现焦虑症状的患者占67.5%,符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为50%【12】,抑郁患者与焦虑障碍共患率最高。施慎逊等进行的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的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合作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8.9%,16.7%的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的焦虑障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