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

ID:3660925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2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_第1页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_第2页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_第3页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_第4页
资源描述: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感受人文什么是“人文”?这是个专家学者也未必说得清的概念。据2005年11月20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在生活中选取几个事例,来具体感受一下什么是人文吧。事例一:超车与让路——梁晓声的羞愧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的从后窗看他们的

2、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他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这句话,让我羞愧了好几天。我突然觉得,修养在普通人的意识里能培养到什么程度”。事例二:当街长跪——一块黑列吧唤醒纳粹战俘的良知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时期的俄罗斯。一支衣

3、衫褴褛的纳粹俘虏队伍象一条蜿蜒长蛇,艰难地在俄罗斯的大街上游行。大街两旁挤满了围观的民众。这支双手沾满了俄罗斯人民鲜血的法西斯队伍,如今变成了满目疮痍,孱弱不堪,伤痕累累的残兵败将!德国俘虏的游行无疑重新点燃了俄罗斯百姓的民族仇恨,围观群众情绪激愤,积压心头的仇恨凝聚成了投向俘虏的谩骂唾液、拳脚甚至是石块!!幸好有警察不断地维持秩序。围观的人群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沧桑的面孔浓缩了战乱的苦难,却异样的慈详——“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这样一幕:一位断了一条腿的年轻伤兵,一条胳膊上缠着渗血的绷带,一手拄着拐杖,面如菜色,形容枯槁,正被另一个伤兵搀扶着,一步一挪,一步一

4、呻吟地艰难行进着。他看上去那么年轻,又那么虚弱!仿佛是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当他经过老太太身边的时候,发生了世人动容地的一幕:只见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哆嗦着从怀里摸出一个黑色的皱巴巴的布包来,她颤抖着打开布包,里面露出半块黑列吧,要知道,当时是战后粮食紧缺时期,面包就是人的命啊!老太太把面包偷偷塞到年轻伤兵的手里,轻轻地说:孩子,拿着吧!愿上帝保佑你……年轻的伤兵先是呆住了,忽然,只见他扔了拐杖,“扑通”一声,双腿跪在老夫人面前!,这一跪,跪得是痛哭流涕,饱含了太多的忏悔感恩和惭愧自责!一时间,所有纳粹俘虏仿佛被传染了一般,竟齐刷刷一起跪地,向俄罗斯人民表达无尽的忏悔和感恩!激

5、愤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愤怒的面孔不再扭曲,他们看到的仿佛不再是昔日的敌人,而是邻家的病弱的孩子,目光了多了几许哀怜……这是我在十几年前在《读者》上读到的一个故事。题目我记不清了,但它却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是什么力量感动了纳粹战俘,让他们恸哭流涕长跪不起?仅仅是老淘汰的一块黑列吧!它凝聚着人性的大爱大善和对弱小生命的悲悯,让曾经杀人如麻的纳粹战犯热泪纵横,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化解了民族的仇恨。正是善良与宽厚使此时他们眼里不再是彼此的敌人,而是一个个饱受战争与病苦折磨的可怜的生命。事例三:四川地震哀悼日,国旗为普通民众而降为悼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难的同胞,

6、政府颁布5月19日至21日三天哀悼日的命令。5月19日14时28分,国旗为普通民众而降,舰船汽车火车汽笛长鸣,防空警报拉响,行人伫立,中国十三亿人民集体肃立默哀,寄托哀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为普通民众设立的全国性哀悼,中国哀悼日感动了全国人民,使民族精神更加空前地凝聚起来,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哀悼日感动了全世界,外媒盛赞中国政府是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这一举动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他的人民的生命的尊重,向世人昭示了中国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决心。事例四:流放者的面包王开岭在他的随笔集《激动的舌头》中,引用了赫尔岑回忆录所谈到的一个风俗。赫尔岑满怀深情地说,西伯利

7、亚的一些地方,出于对流放者的关怀,形成了这样的习俗:他们夜间在窗台上放些面包、牛奶或清凉饮料“克瓦斯”,如果有流放者夜间逃走路过这里,饥寒交迫,又不敢敲门进屋,就可以随手取食,以渡难关。王开岭接着赞叹道:“多么伟大的细心!”  事例五:拉萨的布施  前不久读张宇光《拉萨的月亮》,才知道拉萨每年过年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穷人成排地站着,众多布施者拿着零钱一路分过去。书中“我”钱分得差不多了,就专挑看得顺眼的求乞者分,而那些他看着不喜欢的人,就被他跳过去了。这是,“我”的同伴、藏族大学生达娃把“我”拉到一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