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

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

ID:31500245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_第1页
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_第2页
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_第3页
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_第4页
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人文之光充满课堂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中,语文课堂被认为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佳场所,因为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主体的文学作品是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从这个层面来看,语文关注着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同时也建构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本文以《三颗枸杞豆》为例,从课例中解析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  【关键词】人文性;语文教育;三颗枸杞豆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中,语文课堂被认为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佳场所,因为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主体的文学作品是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从这个层面来看,语文关注着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同时也建构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语文教育是对人的

2、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即从关心人、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精华――人文精神,从而积淀一些成长和发展所需的优秀品质,以提升人作为精神的存在的生命质量。语文学科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让其领悟人生的哲理,受到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熏陶。著名学者钱理群说:“人文教育能给生命一种亮色,有了这么一点亮色,当他遇到沉重黑暗的东西时,才不至于走向绝对虚无。”下面这篇课例分析就是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人文性最好的体现。5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本文是一篇小说,充满童趣

3、,对文章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本文生动、细致的描写了三叔的话,对其深刻含义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课文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从整个课堂环节中,可以看出老师在课堂中凸显人文性作出的努力。  1、强调体验,与生活联系  片段:  师:大家请看第九自然段,同样是“玩”,收获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要是把大家放在自然中,你们会做点啥?  生1:抓虫子,和小伙伴玩闹。(大家都笑了,老师玩笑说你看你们这叫“傻玩”)  师:那我们看看作者和三叔做了什么?仔细阅读三到九自然段  生

4、:“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教“我”观察野豆角花,问“我”每朵花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让我感到吃惊。是因为是这样,“我”后来才会更好地认识植物的生命和生长,才能成为植物学家。  课例中的三叔育人第一课:观察野豆角花。三叔为什么要故意问“我”关于野豆角花的问题。问的时候是“狡猾地~笑”,因为他看出了“我”认识事物的盲点,本来是“我”熟知的事物,但“我”并没有真正地认识过野豆角花。  三叔教“我”认识野豆角花一事从两方面体现了生命教育的问题:一是认识客观的生命现象需要严谨的态度,“几个花瓣儿根花蕊”5的问题是要提醒“我”留心观察周围的生命现象;二是通过观察认识生命的美丽,

5、文中写道:“你看这朵花,真是有意思透了,它只有一个大花瓣,像件紫色的外套披在外面:里边又有两瓣花瓣,像农夫的领子,护着一个耳坠一样的小苞。这真是有心计的植物,它把花蕊藏这个苞里,所以谁也没有见过,连蜜蜂也被它瞒过了。你用针尖将小苞挑破,才能看见这个害羞的家伙。”  老师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引导,一是看出了同学们和作者的不同之处,二是可看出三叔对待植物有着人一一样的感情,因此他眼中的野豆角花像人一样可爱,是一种美丽的生命。对野豆角花的喜欢和珍视,其实也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从而提升了同学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2,强调双向交流对话  片段:  师:大家觉得三叔是怎样影响

6、着“我”的人生的?  生2:我觉得给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三叔在地上画的那三个“0”。它们分别代表了三叔的三个理想,可是三叔的理想都失败了。  师:为什么三叔的理想都失败了?  生3:因为三叔不坚持,也害怕失败。而且我认为那三个0里,歪歪斜斜的塔象征他没学好建筑,松松散散的幅暗示三叔没能成作家,弯弯扭扭的树说明三叔对自己所学的植物学的知识并不自信。5  师:三叔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痛苦都化成了三颗枸杞豆,三个灿烂的梦想,最后都失败了,三叔回顾他的一生,是带有遗憾的,如果你现在来到了生命的尽头,你是欣然过好了这一生还是悔恨仍然留有遗憾?  生:沉默思考。

7、  师:同学们,怎么证明你曾来过这个世界,生命都是脆弱的,生命的最后一息,我们拥有过什么,我们的理想都实现了嘛,我们完成了吗?不要像三叔一样,在炽烈追寻过梦想时轻易放弃了。我们最后一个问题,三叔送的那三颗枸杞豆,对三叔意味着什么,对作者意味着什么?  生4:我认为对三叔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师:也就是生命的句号是吗。  生4:是,而对作者来说,这是一切事物的起点,0的开始。  《三颗枸杞豆》的教学使学生对于生命有了多角度的体验,这体验是在课堂的多维对话中实现的。首先是学生作为旁观者认真的感受课文中“我”和三叔的对话,品味着三叔对“我”的教育;其次是学生和课文中

8、的人物进行对话,上面的课例中学生这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