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要条件 (2)

充要条件 (2)

ID:36547841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充要条件 (2)_第1页
充要条件 (2)_第2页
充要条件 (2)_第3页
充要条件 (2)_第4页
资源描述:

《充要条件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基础模块 上册1.2.1充要条件【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2.能在判断、论证中灵活运用上述三个概念.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形成概念.【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问题:判断命题“如果x=y,则x2=y2”是否正确.师生一起感受命题推理.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新课1.命题与

2、推出.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如果p,则q”形式的命题,这种命题的真假要通过推理来判断.如果p真,证明q也为真,那么“如果p,则q”就是真命题.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符号记作:pÞq,读作:“p推出q”.2.推出与充分、必要条件.p推出q,通常还可表述为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说,如果p,则q;(真)pÞq;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四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意义.例1(1)“如果x=y,则x2=y2”(真)这个命题还可表述为哪几种形式?生:结合引例,阅读教材P21第1

3、行到第15行,每四人为一组讨论:p推出q还有几种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几个关键词:推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同时强调这四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意义.从实例直观感知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几种表达方式的理解是难点,通过观察、自学、类比、思考突破学生这一思维障碍.23数学基础模块 上册新课(2)“在△ABC中,如果AB=AC,则∠B=∠C”(真)这个命题还可表述为哪几种形式?解(1)“如果x=y,则x2=y2”(真)这个命题还可表述为x=yÞx2=y2;或x=y是x2=y2

4、的充分条件;或x2=y2是x=y的必要条件.(2)“在△ABC中,如果AB=AC,则∠B=∠C”(真)这个命题还可表述为在△ABC中,AB=ACÞ∠B=∠C;或在△ABC中,AB=AC是∠B=∠C的充分条件;或在△ABC中,∠B=∠C是AB=AC的必要条件.练习1教材P22练习A组第1题.练习2教师写出四种等价说法中的一种,学生说出其他三种.3.充要条件.观察例1(2)“在△ABC中,如果AB=AC,则∠B=∠C”.反过来,“在△ABC中,如果∠B=∠C,则AB=AC”这个命题是否正确?若正确,用刚

5、学过的“推出符号”和充分、必要条件怎么叙述?引出充要条件的概念.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pÞq),p又是q的必要条件(qÞp),则称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pÛq.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q当且仅当p,或p与q等价.例如: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是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充要条件.师:板书例题,引导学生用四种不同的表述方法表述同一命题.让各个学生参与到练习中来.教师分析例1中的(2),引导学生得出充要条件的定义.生:比较例1中(1)和(2)的不同,得出充分条件

6、、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仅看“前推后”是不够的,还要看“后推前”.通过例题1,熟练使用四种不同表达方式,加深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理解.练习2使学生熟悉四种等价说法的相互转换,为例3做准备.在分析例(2),的基础上得出“充要条件”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关系.23数学基础模块 上册新课4.综合练习.例2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填空:(1)x是整数是x是有理数的;(2)x=3是x2=9的;(3)同位角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4)(x-2)(x-3)=0是x-2=0的

7、;练习3教材P22,A组第2题.例3已知p是q充分条件,s是r必要条件,p是s充要条件.求q与r的关系.解根据已知可得pÞq,rÞs,pÛs.所以rÞsÛpÞq.所以rÞq.即,r是q的充分条件,q是r的必要条件.练习4用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填空:(1)a=b是ac=bc的;(2)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相似的;(3)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四边形是矩形的;(4)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师:你能举出几个充要条件的例子吗?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可简

8、记为:1.前推后充分;2.后推前必要;3.互推充要.练习3学生模仿练习.师:出示例题.生:讨论,理清各命题之间的关系.师:总结学生发言,梳理解题思路,板书解题过程.生:思考、讨论,说出练习4各题的结果.师:引导学生订正答案,并说明原因,加深对各种条件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引导学生用刚学过的数学语言描述初中的等价命题,培养数学语言的应用意识.在板书例2的过程中,突出解题思路与步骤.通过例3,将不同表达方式的转化运用到判定中,加深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