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36507
大小:62.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高血压患者的顽固性治疗与诊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血压患者的顽固性治疗与诊断分析摘 要: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RH)患者的治疗与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心脑血管科的7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服用充足分量的三种以上的高血压联合药物之后,有180例患者的血压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且在加大用药量之后,仍然不见其血压下降,其靶细胞受到严重的损害,由此可以断定该180例高血压患者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RH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24h其血压明显地高于理想对照组,P<0.01。结论:(1)白大衣高血压患者(WCH);(2
2、)有明确发病原因者;(3)单纯RH患者。通过对顽固性高血压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根据各自的临床特征来准确地判断顽固性高血压。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RH);白大衣高血压(WCH);诊断 高血压被公认为“人类慢性病杀手”,严重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在高血压患者中,有这样一类比较特殊的患者,就是即使使用了抗高血压联合药物,其血压仍然保持原来的水平或是与原水平相差不大,这种情况即可以称作“难治性高血压”或是“顽固性高血压”[1-3]。对高血压进行顽固性诊断与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具有
3、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现将诊断的过程以及结果报道如下。5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心脑血管科的72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关的治疗,最终确定180例(占20%)高血压患者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RH)[4]。1.2方法1.2.1治疗程序 对上述每位患者采集详细病史,接受系统查体且进行分析,对疑为继发性高血压或是靶器官受损的患者接受相应的检查。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高血压处理指南,对本组每位患者进行危险程度的估计,且决定对其加以治疗。最后将每位患者的基础性资料以及诊断
4、情况准时地存入至“高血压汉字信息管理系统”[5]。 药物治疗:本组患者全部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速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以及Ca2+拮抗剂等联合用药,由一开始的使用2种联合药物,然后逐渐上升至3种和4种、5种等,但是患者的血压仍然不能降到理想状态或是正常值[6]。1.2.2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用SPSS13.0以及MicrosoftExcel两个软件加以统计、处理以及分析,所出现的一切均值均以“”的形式加以表示。1.3治疗标准5(1)治疗理想的判断标准:在接受正规治疗的所有患
5、者之中,无论患者服用多少种联合降压药剂,对患者进行多次诊治,其血压能够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值以及ABPM为正常值的患者。(2)顽固性高血压的判断标准:根据YNCVI的有关建议,患者接受包括一种利尿剂在内的充足量的三种或是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的治疗,其血压仍未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患者。(3)白大衣高血压(WCH):血压SBP在140mmHg以上以及DBP在90mmHg以上,而ABPM正常患者。2结果本组中的疾病名称为肾小球肾炎、多囊肾、肾下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主动脉缩窄、肢端肥大症、肾动脉狭窄
6、以及脑血管疾病恢复期分别为8.3%、11.7%、17.8%、14.4%、8.9%、12.2%、10.6%、9.4%以及6.7%。下表2-1所示为顽固性与理想控制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比较分析 表2-1顽固性与理想控制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比较()项目顽固性高血压患者(n=180)理想控制者(n=180)χ2P值BMI(kg/m2)37.7±7.636.9±6.80.0312>0.05胆固醇(mg/dL)183.6±35.4183.2±35.20.0125>0.05HDL(mg/dL)45.1±13.247.6±14.50.03>0.
7、05甘油三脂(mg/dL)159.2±66.3155.3±57.20.0122>0.05血肌酐(mg/dL)1.08±0.550.97±0.440.875>0.05血尿素氨(mg/dL)1.1±0.610.8±9.3215.225<0.013结论5 高血压被公认为“人类慢性病杀手”,严重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在高血压患者中,有这样一类比较特殊的患者,就是即使使用了抗高血压联合药物,其血压仍然保持原来的水平或是与原水平相差不大,这种情况即可以称作“难治性高血压”或是“顽固性高血
8、压”。顽固性高血压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不清楚,由于目前各级医院与检查方法不同、过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因此RH患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应该不一样。因此,笔者根据以上原因谈谈治疗体会。(1)注重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应耐心地对患者做高血压防治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