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第2期山东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38期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房树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摘要:进入与退出壁垒是衡量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侧重于从新企业进入市场与原有企业退出市场的角度来考察现有市场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反映了市场中潜在竞争程度与沉淀成本的大小,从而与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一起共同描述了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我们从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政策法律壁垒和沉淀成本壁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以推进银行业管制的放松,促进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和制度的完善。关键词:银行业进
2、入壁垒;政策法律壁垒;市场退出壁垒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16(2010)02-0118-03从银行业的发展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很垒越高。规模经济壁垒是一种客观性的壁垒,衡量它的最多,除了一般的经济性壁垒之外,突出的表现为政策法律壁常用方法是规模障碍指数,即最优经济规模与市场总体规垒,这包括了最低资本金要求、营业执照的数量控制和机构模之比。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规模障碍指数大约在14.5%设立审批等等。虽然中国的银行业政策性壁垒仍然较为严-16.5%之间,因而中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当高,符合寡格,由于市场准入管制的不断放松
3、,这种壁垒也在削弱。市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它使得潜在竞争者陷入一种进退场退出壁垒则主要体现在现有银行退出市场时面临的沉淀两难的窘境:小规模生产则缺乏竞争能力;按经济规模生产成本和相关的安置费用等。则又会受到行业市场容量的限制。因而两种情形都造成了一、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进入市场的得不偿失。从规模经济壁垒来看,中国新兴的进入壁垒又称为进入门槛,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并与原商业银行由于选择了小规模进入,逐步成长的竞争战略,因有的内部企业进行竞争的因素。如果说市场份额和市场集此它们必然要承担到达规模经济之前较高的营运成本,以中度侧重于反映现实中市场的竞争程度的话,那么进入壁及为达到经济规
4、模而付出的较高的扩张成本。垒则是度量了该市场中潜在的竞争程度,它们结合起来就2、产品差异壁垒。产品差异壁垒在于主观的消费偏好能大致勾勒出整个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进入壁垒有两个以及客观的产品供给的差别。在位银行在行业中经营的时最经典的定义:一个是1956年贝恩在对新竞争者的壁间越长,消费者的偏好越稳定、认可程度越深。新进入银行垒!中,把它定义为∀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要试图转移这种偏好,它所花费的成本必然会很高。在银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续地维行业中,它的产品需求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关系型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产品的特点
5、,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的。#另一个是施蒂格勒在进入壁垒、规模经济和厂商规客户的偏好,从而造成了新进入银行的较高的争夺客户成模!中把它定义为∀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因而,本。施蒂格勒的定义较为狭窄,本文采用贝恩的进入壁垒概念。从中国银行业的现状看,由于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所以对银行业来说,银行业进入壁垒是指阻止银行业市场传统上的业务优势和丰富而稳定的客户资源,以及它们的外部的银行进入并与原有的在位银行进行竞争的因素,它网点分布密度高、支付网络发达,从而使得新兴商业银行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以及政策性法律制度等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
6、银行)相形见大体分为结构性壁垒、策略性壁垒和政府规制壁垒三种类绌,无法从根本上与之比拟和竞争。尽管各家商业银行提型。供的产品相互之间差别较小、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但由于客1、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壁垒主要取决于两个方户资源本身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惯性依赖和对于新兴面:一是总体的市场规模;二是商业银行的最优经济规模。商业银行存在的认知盲点,造成了他们在选择产品过程中当市场规模一定时,最优经济规模约束越大,则规模经济壁呈现出的明显偏好倾向。这种∀先入为主#的产品忠诚度,收稿日期:2010-03-09作者简介:房树人(1980),男,山东郯城人,经济学博士。总第138期
7、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19∃不但使国有商业银行稳保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还使新兴此,至少是6个月才能领取金融许可证。另一方面,机构审商业银行需要支付更多的额外费用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批开始宽松,取消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新设分行进行集中形成了一种产品差异的壁垒。因此,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产审批的年度规划方式,改为主要依据资本充足率、资产质品差异更多的表现为客户选择的主观差异,随着市场环境量、内控于管理水平和资产扩张速度等方面的审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