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桂花雨导学案设计

7.桂花雨导学案设计

ID:36500716

大小:5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1

7.桂花雨导学案设计_第1页
7.桂花雨导学案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7.桂花雨导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一路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单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时间:2015.9.11授课时间:2015.9.主备人解晓娟课题名称7.桂花雨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课标要求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材解析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给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的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

2、、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略读课文初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随机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1.引问: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桂花有哪些了解?板书课题。2.引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1.学生自由交流。(1)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桂花的相关知识。2.学生再读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预设:(1)什么是“桂花雨”?(2)为什

3、么把桂花比作雨?1.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说出桂花主要特点即可。2.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题目“桂花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二、自主探究,理解课文(用时:19分钟)1.导读:写出阅读要求。2.引导学生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走进课文。3.出示话题,组织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必要的补充。(预设:桂花树的样子,母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4.指导朗读并理解重点词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2.学生研读“阅读提示”,交流“阅读提示”要求读懂哪些内容。3.交流初读收获。(1)课文主要写了一

4、件什么事?1.在朗读中,教师要给学生正音正字的时间,比如:“浸”的读音和意思,“姿态”的含义等。2.在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结合相关的句段指导。(2)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4.学生朗读课文。预设:在作者眼中,摇桂花可是件大事,所以她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里的问句,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你能读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吗?只要学生能够按照顺序表述清楚即可。3.要加强朗读训练。可采用读句子想画面和想画面读句子的方法加深感悟。重在读,读中感悟,读中生

5、情。杜绝逐句逐段分析课文。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用时:12分钟)1.课件出示探究题目,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读文,并展开讨论。(1)桂花有哪些特点?(2)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3)课文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2.指导朗读,将学生的情感带入高潮。1.学生学文:(1)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小组交流。①桂花有哪些特点?②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③课文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2.学生带着深情,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

6、巡视的同时要积极参加到小组讨论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书,及时评价,给其他同学提示或引导,真正地使学生“眼到、心到、手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四、拓展延伸,读写训练(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作者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作者。2.师引出话题:你的童年有没有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呢?说出来听听。1.了解作者。(1)自由阅读作者资料。(2)交流:关于作者,你还搜集到了哪些信息?2.回顾自己童年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并和同学交流。1.学生进行汇报作者资料,教师只作适当补充即可。2.学生交流自己童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和评价。板书设计:杭州

7、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思桂花)7.桂花雨花开香飘十里→摇落桂花→如雨飘下→充满欢乐→香甜生活(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迷人(爱桂花)作业设计:《两导两练》中的“达标检测”。教后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