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11727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高考作文结尾技法戴家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作文结尾技法桐梓县一中戴家华【摘要】好的文章不能没有好的结尾,高考作文要受考试规则、评改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更不能忽视文章的结尾。本文就如何写好高考作文的结尾这一问题,介绍了五种结尾方式,即深化主题式、交代结局式、引人思索式、扣题照应式、排比壮势式。【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教学方式技巧2004年高考贵州省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在高考作文评改中,我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一考生作文中写到一个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丁香花,语言较为流畅,立意也不错。我边读边想,给他(她)50分吧。可当我读了文章的结尾后
2、,我改变了主意,给了55分!因为文章的结尾是个独立段:丁香花还会开,我的梦依然在!多么富有诗意的点题,多么富有诗意的结尾!另外,学校的一次月考,以“环境与心态”为话题。有位同学写了三种有象征意义的花:荷花、菊花、梅花。文章的结尾也是一个独立段:荷不晓泥污,菊不知秋瑟,梅不觉冬寒,皆因心态。这个结尾既照应了前文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言简意赅,韵味无穷,让我激动不已!由此看来,写好文章的结尾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写好作文的结尾,可采用哪些方式呢?一、深化主题式结尾一篇好的文章,观点要鲜明,立意要深刻
3、,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结尾处是要下点功夫的。深化主题式结尾,就是在结尾用精练的、富有诗意的语言,重申自己的主张,深化文章的主题。如:1、2004年贵州等省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一篇名为“那时花开”的文章,结尾是这样的:7挫折作笔,痛苦为墨,在这一路长途上,我们收获成功。挫折面前,我们高歌:那时花开![1]这篇文章用一首小诗作结,寓意明确:面对挫折,我们要放声高歌;面对挫折,相信花儿依旧开放。语言精炼,意蕴深刻,在点题的同时,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2005年贵州、四川等省以“忘记和铭记”为话
4、题,一篇名为“永远的苏武”的文章,结尾是这样的: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古颂歌!永远的苏武。[2]文章用一组涌动激情的排比句作结,是对苏武忘记荣华富贵、千金封侯,铭记忠贞、精忠报国行为的热情讴歌。结尾抒发了对苏武的由衷敬仰之情,再次强调自己的价值取向,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二、交代结局式结尾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在回末常有这样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扣儿,这是悬念,能够引起读者对情节的关切。可到小说终结时,还得
5、给读者一个答案!如果写的是记叙类文章,特别是编述故事,在结尾时交代故事的结局,给读者一个最后的答案,也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式。如:1、2006年全国一卷是一个材料作文题目,材料是一个与乌鸦相关的寓言故事。河南一考生的作文《乌鸦中的老鹰》的结尾是:“我根本不屑于吃你。”小乌说,“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说完,它展开翅膀,如一朵乌云似地掠过山涧,向远方飞去。从此,这一带的牧羊人,再也不敢随意小瞧这些乌鸦了,因为,他们都怕不小心会碰到那只乌鸦中的老鹰。[3]这篇文章根据“它也很可爱啊”7立意,以
6、童话的形式刻画了志向高远、坚强不屈的小乌鸦形象,反弹琵琶,从形式到主题都比较新颖。当初,小乌学老鹰叼小羊,妈妈反对;小乌坚持跟老鹰比,妈妈担心。黄鼠狼嘲讽,说小乌学老鹰叼小羊是“亘古奇闻”;在山林中,小乌学鹰“成了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后的又一个笑话”。可小乌没有放弃,它不懈地努力着……文章的结尾交待故事的结局:小乌叼上来了当年嘲笑它的那只黄鼠狼,它成了乌鸦中的老鹰。小乌对黄鼠狼说:“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严厉地抨击了那些反对学习和嘲笑学习的保守者,小乌也成了面对困难,不妥协、不屈服、勇
7、往直前的精神化身。2、2006年湖北卷要求根据自己对带“三”词语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文章。一篇名为“‘三’的奇遇”的文章,结尾是这样的:这时仓颉出现在“三”的面前,他笑着说:“小三儿,这回该想通了吧!”“三”点点头,他想,其实每个汉字都传承着一种特殊意义,隐含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而我是其中的一员,自己还自怨自艾什么呢?[4]作者通过拟人手法,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表现“三”的特殊作用和文化内涵。因为“一”、“二”的缘故,“三”“一直不服气,整天儿不乐意”,于是游走江湖。经过亲身体验,它认识到自己是“
8、变幻女神”,是“团结女神”,是“安定、踏实的宠儿”,它也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和人们的友情。文章的结尾交待了故事的结局,“三”终于明白了“汉字都传承着一种特殊意义,隐含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的道理,也揭示了一个深层主旨——汉字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载体。三、引人思索式结尾文章若写得太实,将所有的话都说完,实际上是束缚了读者的想象力,剥夺了读者二度创作的权利。因此,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留给读者一片天地,既是对读者的充分尊重,又能调动读者的参与激情,常常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