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

ID:36407210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_第1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_第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_第3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_第4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初稿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学习目标在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掌握诗歌鉴赏“炼字”题的答题技巧。一、导入我简单的归纳了一下2014年高考全国所有省份的考试试卷,诗歌鉴赏这一大题考查知识点,我们来看一下。(出示幻灯片)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有“炼字,诗歌形象、表现手法、景物描写、思想情感”等五部分。而在高考试卷来看,很多学生不是不理解诗歌,但是得分却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答题不够规范。我们进行二轮复习时,重点针对这五部分来规范答题。今天我们先从炼字开始。二、找一找诗句中哪些字用得好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

2、布挂前川。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提问:从找到的这些字中总结炼字规律1、从词性上来说,诗人炼字时常会在“动词”和“形容词”上下功夫,当然也有炼数词、炼副词的。2、从位置上来说,五言诗的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七言诗的第五字、第七字,常常是诗人炼字的常见位置四、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之前提到的炼字题的提问方式有哪些?设问方式:1.请对某句中的“X”字作简要赏析。(或请赏析某句中“X”字的表达效

3、果。)2.此诗某句中的“X”字,有的版本作“X”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提问变体:1.“X”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3.对诗中的“X”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五、提问:针对炼字题我们一般的答题步骤是什么?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注:一般炼字题分值是5分,三个步骤赋分分别是:1分、2分、2分,学生根据赋分标准来打分。)六、通过高

4、考典型例题掌握答题步骤(2014湖北卷)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1分)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2分)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步骤三2分)七、练习(根据做题步骤,练习下列高考题。)(第一、四小组做第一首诗,第二、五小组做第二首诗,第三、六小组做第三首诗)1、

5、(2014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5分)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5分)3、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艭:shuāng,小船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5分)

6、答:“带”,“捎带”的意思,(步骤一)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捎带钟声到海幢(步骤二),使画面具有动感。(步骤三)3、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隔",阻隔,既指目光被江水、烟树阻隔,也指自身被阻隔,思乡不得归,思念之情无法传递。一语双关,含蓄道出作者对江东的思念之情八、练习(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快速的说

7、出这些字的妙处)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九、课堂小结。这是我们诗歌方面的第二轮复习,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掌握住基本的答题步骤。当然这是我们针对高考考试来说。我更希望通过这节课,学会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再现作者创作意图、领悟作品思想主题,为以后自己鉴赏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