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

ID:39325459

大小:1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30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_第1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_第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_第3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

2、双泪流。——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大家说得都没错。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3、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

4、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

5、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五、答题指津(一)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的含义,看是否使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表现了怎样的人物特征。——描景象/摹情态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六、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⑴沙水:即沙溪,闽

6、江上源之一。归艇:归来的小舟。(2)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试卷采样:(1)学生答案示例1:我来评分:失分原因:1、没分点作答,条理不清晰2、表述不准确,有语病,有错别字3、语言模糊,读者疑惑4、缺乏分析,答不到位(2)学生答案示例2我来评分:失分原因:1、有错别字,表述不准确2、忽视位置,就句品析3、缺乏对诗歌的整体解读参考答案:①“湿”,沾湿、打湿,采用了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1分)②“迷”,迷失,采用了使动用法,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

7、使小舟迷失了归路。(1分)③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做铺垫。(2分)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问题:诗的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窥”字用得最好。窥,窥视,偷看。②诗人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那山光好像从短墙探出头来,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③诗

8、人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山光以人的情感,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④从而巧妙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好,表达诗人对小园的喜爱之情。七.小结八.作业九.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