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

(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

ID:36395714

大小:9.21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9-05-09

(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_第1页
(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_第2页
(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_第3页
(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_第4页
(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卫生)影像学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征医院影像科王俭63610109-73675/7365813701800236(H)65503640医学影像学总论传统影像学以X线为基础威廉.康纳德.伦琴(WilhelmConradRontgen)1845.3.27.出生于德国Lennep的这座房子内。青年伦琴首幅有X线影像图片:由宾夕法尼亚大学A.W.Goodspeed,1890.2.22.用克鲁克斯管进行实验时产生的“奇怪阴影”图像。Wurzburg大学物理楼1895年11月8日。人类第一张X线照片。1901年,伦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球管----高度真空的二极管低电压----通过灯丝产生电子云高电压----使电子云

2、撞击钨靶产生(0.2%)X线X线发生必备的三个条件X线机和放射诊断的发展小----大简单----复杂单一功能----多功能X线的性质1、穿透:其穿透力与波长及被照射物体的比重和厚度有关。2、荧光----透视3、感光----照相4、生物:使细胞发生变化--治疗、放射伤5、电离:被照射原子吸收X线,分解为正负离子--是解释2、3、4的基础6、光学比重大、密度高者吸收X线多,被透过的X线少,被感光的银盐少,X线片上呈现白色。反之,则呈现黑色。影像形成原理1、naturalcontrast:由于人体不同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造成它们吸收X线能力不同而形成不同灰度的X线影像而称之

3、。2、artificialcontrast:体内无密度差异的组织,几乎不存在自然对比,不能显影。我们人为地引入一定量高于或低于这些器官的物质(造影剂,contrastmedia,CM),使之形成对比而显影的方法,称人工对比。影像形成原理拍片造影DSAroentgenographyfluoroscopyCommonexam.钼靶:软组织摄片,能观察软组织内细微变化,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技术。Specialexam.造影检查直接引入生理积聚双重造影碘过敏试验1、机理2、危害性3、安全性4、高危人群5、应对措施现代影像学以计算机技术为契机ComputedTomography,CT1

4、969年Hounsfield发明计算机断层扫描(CT)1971年第一代CT,单探测器和单球管1972年临床应用1978年第二代CT,多个探测器和单球管1979年Hounsfield和Comark获诺贝尔医学奖1981年第三代CT,大量探测器、扇形球管1983年第四代CT,固定探测器、扇形球管1989年螺旋CT问世1996年多排螺旋CT问世1990年第五代CT,固定探测器、电子枪1998年第六代CT,多层固定探测器、扇形球管历史回顾1、X线发生系统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冷却系统、前准直器2、X线探测系统探测器、模数转换器、后准直器3、支架部分4、计算机系统5、图像显示、储存

5、、记录系统6、操作、控制系统CT基本构造CT基本原理CT基本概念——CT值、窗宽、窗中心CT基本概念——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voluneeffect)传统CT扫描技术,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CT扫描基本技术1、平扫2、增强A、滴注法:延迟期B、团注法:延迟期C、二期增强:门脉早期+延迟期D、三期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E、四期增强: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脉期+延迟期3、后处理经典CT动态扫描(AP、VP、DP)螺旋CT和多层CT示意图特点:速度快、伪影少、图像好、射线少、造影剂少新功能:动态CT(DCT)三维CT(3D-CT)四维CT(4D-CT)CT动脉造影(

6、CTA)CT门脉造影(CTAP)CT胆管造影(CTAP)CT仿真内窥镜(CTVE)高分辨率CT(HRCT)骨密度测定靶扫描螺旋CT(spiralCT,SCT)多排CT(multisliceCT,MSCT)1.0mmSlicethickness0.5mmSlicethickness扫描层厚度越薄,则得到的、重建的图象清晰度越高。MSCT高速扫描使血管造影CT成为可能:基底动脉瘤治疗前后。听小骨三维重建冠脉支架MSCT使直接多轴面成像成为可能。2D4D3D直肠癌Me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MRI历史回顾1946年Bloch和Purcell发现核磁共

7、振现象1952年Bloch和Purcell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1972年NMR用于研究分子结构1973年Lauterbur获得第一张核磁共振图象1978年第一幅人体MR图象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诞生80年代初MRI广泛应用于临床2003年Lauterbur获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MRI基本构成MRI基本原理电磁(常导)型电磁体、直流恒流电源、热交换器、冷水系统耗电量大运转费用高磁场不宜过高(不超过0.3T)永磁型永磁体(钕铁硼、铁氧体)、空调周围设备少故障率低磁场不高(0.35T以下)运转费用低超导型超导体(液氦、液氮)高场多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