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92501
大小:15.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0
《《六州歌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州歌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贺铸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2.了解诗歌的事项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新课由宋代积弱、英雄多壮志难酬的事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贺铸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贺铸传》)。17岁时离
2、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出监临城县酒税。元丰元年(1078)改官滏阳都作院。五年赴徐州领宝丰监钱官。由于所任皆冷职闲差,抑郁不得志,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元祐三年(1088)赴和州任管界巡检。此虽武职,但位低事烦,不遂其愿。不久因李清臣、苏轼推荐,改文职,任承事郎,为常侍。旋请任闲职,改监北岳庙。绍圣二年(1095)授江夏宝泉监,在任上整理旧稿,编成《庆湖遗老前集》。元符元年(1098)因母丧去职,不久东归,游历或居住于苏、杭一带。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服丧期满,召为太府寺主簿,继又改任宣议郎,通判泗州。崇宁四年(1105)迁宣德郎
3、,通判太平州。再迁奉议郎。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州。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贺后族孙恩,迁朝奉郎,赐五品服。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更对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辞职,定居苏州。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以此终老。这一时期,他继续编成《庆湖遗老集》。宣和七年(1125)卒于常州之僧舍。存词280余首。2.相关背景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新党变法的许多成果毁于一旦;对外又恢
4、复了岁纳银绢、委屈求和的旧局面,以致西夏骚扰日重。面对这种情况,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这首感情充沛、题材重大、在北宋词中不多见的、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豪放名作。3.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动画。4.学生诵读课文,粗知诗词大意。提示:上片词人追忆在京都所度过的六七年倜傥逸群的侠少生活,下片写壮怀难酬的悲愤。三、探究鉴赏1.这首词的上片,具体从哪几方面写少年们的“侠”“雄”的?提示:正义勇敢,豪放不羁,重义守信。2.下阕中“辞丹凤”至“忽奇功”十句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变化?提示:起初是嗟叹个人的怀才不遇,继而扩大到替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武士
5、呐喊不平,最终把锋芒指向了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阶级上层。随着词人激愤情绪的一步步高昂,词的主题也在不断地深化。3.本词中作者感情一波三折,结尾三句笔锋突转,体味这三句中词人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提示:结尾三句,词人的情绪由慷慨激昂转为悲凉舒缓,在游山逛水、拊琴送客中宣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沉郁,读来令人扼腕感叹。4.这首词表现出了怎样的艺术特色?提示:⑴运用对比。上片回忆欢乐的少年时光,下片写悲愤的现实生活,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⑵全词不为声律所缚,反能利用声律之精密组织,以显示其抑塞磊落、纵恣不可一世之气概。⑶全词句式短小,音节急促,大部分押韵
6、,形成了句短韵密、字音洪亮的特色,很好地配合了此词的豪放风格。5.小结贺铸是一生不得志的豪侠,其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第一次表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这类词作的情感形态不同于秦观等词人感伤性的柔情软调,而是激情的爆发,怒火的燃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崇高感。这首《六州歌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作品。四、课后作业1.背诵、默写全词。2.自读“课外自读”中的诗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