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3

《六国论》教案3

ID:36391701

大小:20.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0

《六国论》教案3_第1页
《六国论》教案3_第2页
《六国论》教案3_第3页
《六国论》教案3_第4页
《六国论》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国论》教案3知识和技能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过程和方法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

2、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二)梳理积累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

3、句)(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

4、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5、?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再读文本,分组讨论: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

6、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

7、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五)拓展延伸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

8、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