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观潮》

第28课《观潮》

ID:36381649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0

第28课《观潮》_第1页
第28课《观潮》_第2页
第28课《观潮》_第3页
第28课《观潮》_第4页
第28课《观潮》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8课《观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韩亚丽新授课观潮1、读懂读通课文,积累文言词句。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海潮的雄伟壮观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英姿观潮人众之多6第一课时一、自学:1、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字词。2、自学导入: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3、自学目标:1)读难生字字音,掌握"方""城""倏尔""文""溢目""江干"等常用词的意思,疏通文意。2)整体理解课

2、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4、简介南宋观潮盛事和作者。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5、介绍作者:6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

3、就,又能书画。《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写。二、互动:1、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①方其远出海门A.当……时B.才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A.城市B.城墙③倏尔黄烟四起A.忽然B.迅速④皆披发文身A.画着文彩B.花纹⑤江干上下十余里间A.江岸B.江的干流2、朗读课文,翻译课文:1)朗读并逐段翻译课文。第一段:教师范读此段并指名翻译。第二段:指定一小组齐声朗读后再指名翻译。第三段:全班齐读后再指名翻译。第四段:指名朗读翻译此段。2)课文共四段,请概括每段的段意。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第三

4、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三、反馈检测:课后练习二6第二课时一、自学:1、自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2、学生自学并探究: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如何去写钱塘江潮的?2)体会本文的写法。二、互动:1、指名朗读第一段。2、引导讨论以下问题。①第一段是怎样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的?明确:先用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总领全文,点示题旨,接着交待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作正面描绘,最后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5、。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6明确: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地写出潮,刻画了海潮的雄奇壮观。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简单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海潮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3、指名朗读第二段4、讨论以下问题。①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明确: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拥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②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彼静"的静景

6、上,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5、齐读第三段。6、讨论: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明确:"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更突出了勇士的绝技。7、教师朗读第四段。8、讨论: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明确: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6三、

7、反馈检测:1、翻译下列句子: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④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2、总结全文: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群如潮,但在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借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