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48660
大小:578.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09
《临床微生物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微生物质量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对人体的各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验,整个检验过程包括病人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样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出具检验报告。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病患的诊断治疗预防及研究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开展质量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质控工作的特点环节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复杂性高、需要超强的责任心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有关概念细菌检验的质量结果真实显示标本中存在的病原菌及其生化特征和抗药性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制定细菌检验的质量水平,并采取监测手段,这一过程称为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为达
2、到应有的质量水平而采取的措施质量评价用一个客观的公认的标准来评定一个实验室或实验室中某项试验是否达到标准的过程室间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地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也是上一级实验室对各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手段。参加由省临床检验中心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控,会遇见一些平时罕见或未见过的菌株,通过质控检验对它们的生长条件、菌落形态、染色、镜下形态等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日后工作中倘若再遇见这些菌将不再会漏检。室内质量控制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实验室前的质量控制、标本接种前的质量控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试剂质量控制、常用仪器的质量控制
3、、药敏实验的质量控制、及发报告前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前的质量控制要想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首先要取得一份合格的标本,所以实验室前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包括标本采集时间(时机)、采集方法与运送等。血液细菌培养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流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及时、准确地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才能正确实施有效地抗菌治疗,从而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医疗费用。1.采血时机应在用抗菌素治疗前,最好在患者发冷发热前半小时采血为宜。2.采血次数与间隔急性感染患者从两臂分别采2份血样。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4h内采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发热原因不明患者24~
4、48h后可再采血2次,间隔不少于60分钟。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标本留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下呼吸道病原学的诊断标本的采集要尽量减少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干扰应在用药前或停药1天后留取标本。泌尿道标本细菌培养应在用药前或停药5天后留取标本,并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以上。尽量避免或减少尿道口正常菌群干扰。采集中段尿尿量不宜太多,试管塞子与尿液不应直接接触留取导尿管尿要排空导尿管内陈旧尿液,倘留置尿管超过三天应避免采用。粪便标本的采集应在发病早期并且尽量在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稀便不少于1ml,固体便不少于1克,无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采集标本。要挑取含脓、黏液、血等病理改变或水样粪便送检。直肠拭子采样量
5、要足够,拭子上肉眼应可见粪便。脓液标本要尽量避免病灶表面细菌污染。开放性脓肿,采样前无菌盐水冲洗伤口,拭去表面污染脓液,挑取病灶深部脓液;封闭性脓液,严格病灶皮肤或黏膜表面的消毒后用无菌干燥注射器穿刺抽取,置无菌试管内送检,或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拭子采集深部脓液。标本接种前质量控制各种临床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大致检查其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标本不应进行检验。痰外观分为脓痰(P)、粘液(M)、血(B)、唾液(S)、水样(W)五个级别,以P、M、B级别适合细菌培养。痰标本显微镜检查的分类分类 白细胞 上皮细胞5>25<104>2510~253>25>25210~25>251<10>251~3类为不合格
6、标本,不做培养。4~5类为合格标本。油镜下观察并记录可能的病原菌,尤其是白细胞内吞噬的细菌首先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痰液洗3次,然后将痰块打碎,或加入等量10g/L的胰蛋白酶将痰块消化后再接种。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一般性状无菌试验细菌生长试验1、一般性状外观透明、清亮、无混浊、无沉淀,颜色符合要求,表面湿润但无水汽、平整、光洁无凹坑和气泡。整块平板厚薄均匀。厚度一般厚度在3mm,但MH平板厚度不得小于4mm。斜面的长度不得超过试管长度的2/3。pH是细菌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合格培养基的pH应在规定值上下0.2的范围内。2、无菌试验新制备的培养基要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作无菌试验。对于压力蒸气灭菌后倾注
7、的固体培养基,抽样后放35℃±1℃温箱培养24~48h;灭菌后经无菌操作分装的液体培养基要全部放入35℃±1℃温箱内培养24h;对有些无需高压灭菌只需煮沸消毒的选择性培养基要取部分琼脂,放入无菌肉汤管培养24h。上述试验证实无细菌生长时才算合格。若有细菌生长,说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已受杂菌污染,除了寻找原因外,应不再使用。3、细菌生长试验所有的培养基在使用前除了做无菌试验外还必须用已知的标准菌株做细菌生长试验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