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创新教案体例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创新教案体例

ID:36344359

大小:4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创新教案体例_第1页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创新教案体例_第2页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创新教案体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创新教案体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创新教案体例长沙市岳麓区含浦中学:任桂泉实验地位和作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物理学的根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热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涉及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内容很多,往往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因此,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学习这部分知识。因而做好此实验是热学教学的关键。原实验不足之处:如下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物理九年级131面《比热容》一节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装置图。现摘入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酒

2、精灯加热相同一段时间,比较两杯中食用油和水哪个温度上升得高。实验结果是:食用油杯中温度上升得高。这表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越小,它的比热容就小。我多年教九年级物理做此实验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实验时温度计液柱上升很慢。②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难以做到相同。③温度计的可见度差,大多数学生看不清读数。④实验时要测水和食用油的质量花去的时间多。在课堂上要完成上述实验要占课堂的一半时间,一节课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多年来学校实验室配置的这一器材成为一种摆设。所以我想对上述问题进行创新。3实验创新之处:改进后的实验

3、装置有以下优点①用标有刻度的饮料瓶能快速地确定水和食用油相等的质量。②用电热器做热源及将饮料瓶用塞子塞好更能使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③不用普通温度计而用自制的“气体温度计”增强了学生的可见度和缩短了实验时间。④实验操作简单,方便,直观,省时,器材易找。实验所需器材:实验需要的器材:2个相同的电热器,带刻度的2个相同的饮料瓶和两个塞子,两个相同的“气体温度计”,冷水,食用油。实验原理和说明:在演示“比热容”实验中,教材中是用酒精灯给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不能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

4、等,又因温度计的可见度差,大多数学生看不清读数,学生只是半信半疑。若不用酒精灯,而用电热器做热源;不用液体温度计,而用自制的“气体温度计”实验,按下甲图所示操作,先使红色水柱恰好在0刻度处,然后将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放入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中。由于自制的“温度计”玻璃泡里是空气(如乙图),而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快,瓶内水和食用油的温度有较小的变化就能使气体受热膨胀较大,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快,因而节省了实验时间,更主要的是确保了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相等,同时提高了可见度。甲乙3实验简要步骤:①

5、在带有刻度的2个相同的饮料瓶中,量出等量的适量的冷水和食用油。②将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放入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中。③将2支自制温度计按如甲图示装置好,然后接通电源。④观察A,B两个温度计红色液柱的高度,就可以知道温度的高低。实验效果:本人用此实验装置进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效果很理想。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且实验直观、形象,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红色水柱的高低来比较物体的吸热本领大小,提高学生的可视度和可信度。自我评价:我认为本实验改进是转换思想法的典型应用。在固体、

6、液体、气体中,相同条件下,气体膨胀最快、最大,使小瓶子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气体的膨胀又使得U形管内的水位迅速发生了变化,正是这种转换,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2009-1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