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

ID:36271145

大小:293.05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5-07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_第1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_第2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_第3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_第4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直接或可能影响到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需要紧急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生物、化学、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事件、严重的中毒事件、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漏事件、放射性危害事件、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

2、康事件等。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红色预警)、重大(Ⅱ级,橙色预警)、较大(Ⅲ级,黄色预警)和一般(Ⅳ级,蓝色预警)四级。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内涵的释义(试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对传染病各病种及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作了明确规定。目前我区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0%是发生在学校,以传染病、食物中毒为主(学校是高危人群)。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

3、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规范》重点在学校疫情的监测发现与报告方面,规范了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以及学校如何开展疫情的监测、报告。预防、监测、报告、处置。下面就《规范》里的疫情监测、报告问题作一些说明和强调,同时对学校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抓好的基础性预防工作、不同季节学校常见的突发卫生事件做一些介绍。九项基础性预防工作1、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学校传染病及其它突发卫生事件防控领导班子,明确一、二责任人,疫情报告人。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2、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提供安全食品食堂选址、基

4、本设施、人员、证照。3、提供安全饮水、用水。要加强学校饮用水管理工作,特别是使用自备水井、水塔、蓄水池等供水的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水源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并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水质检测,确保供水符合卫生标准,以消除因饮用水不洁造成的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发生。4、搞好学生健康教育。根据季节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如: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手帕并掩着口鼻,不要直接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接触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看

5、护患者要带口罩;不要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等;减少和避免到人群集中、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活动;有病要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休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5、提供良好的学习、住宿条件。6、搞好校园环境、厕所卫生7、配合卫生部门按规定完成学生相关预防接种8、按规定配备保健医生。有专职医生和医务室的必须建立门诊登记、疫情报告制度。有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薄、传染病报告卡。9、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六条预防制度1、晨检与考勤制度晨检与考勤制度是对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

6、疗”的关键环节。一般状态下的晨检与考勤应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班主任为主组织实施;应急状态下的晨检与考勤应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预案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六条预防制度2、通风与消毒制度通风与消毒制度是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的有效办法。学校应将教学场所、宿舍、食堂等处的通风作为常规考核内容,并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六条预防制度3、卫生清扫制度学校教学场所、宿舍、食堂、校园等是每日卫生清扫的主要场所,应实行“湿式清扫”(先洒水后扫除),保持其清洁卫生。六条预防制度4、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学校

7、应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中有关学生个人卫生规定,及“四勤”(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四不”(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脸盆、不过度紧张和疲劳)的个人卫生要求,加强对师生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六条预防制度5、师生定期体检制度学校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全校师生及校内食品从业人员定期体检。六条预防制度6、除“四害”制度鼠、蟑螂、蝇、蚊是传播传染病的途径之一,学校应落实除“四害”的相关措施,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法定传染病最新分类(38种)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

8、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