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ID:36232951

大小:2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7

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1页
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2页
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3页
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4页
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品肖培东老师执教《孔乙己》课例丹阳市云阳学校姜伟一般认为,小说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读者通过阅读小说,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状态有所了解和认识,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情感激荡和心理变化,即受到审美教育和熏陶。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内容。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体现了他的思维水平、智力和能力的差异。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必须抓住培养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张力,指导学生在对作品的解释中,消除或至少减弱张力,完善思维品质,这样不仅可以矫正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而且能使良好的思维品质

2、得到培养。笔者现以肖培东老师执教鲁迅的《孔乙己》为例,谈谈从思维的品质看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拙见。一、发现作品不同寻常之处,体现思维的广度讲授本课时,正是肖培东老师的生日,同学们一上课就高兴地祝肖老师生日快乐,肖老师巧妙引入:“你们记得我的生日,可是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你们记得孔乙己的名字吗?你记不记得孔乙己的本名?”《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篇小说,这是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若是粗读这篇文章,不会有什么疑问。但是认真的一想,就会发现这里却有不寻常的地方。肖老师的导入设计相当精准巧妙,更具慧眼,“肖老师的生日——孔乙己的

3、生日”,这样的导入既起到搭桥铺路、巧设契机、自然而然引入课题的作用,又犹如大餐前的一道开胃小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孔乙己有着悲惨的遭遇,是小说中的典型人物。然而肖老师提出的问题“孔乙己的生日吗?你记不记得孔乙己的本名?你记不记得孔乙己家里的人?”不但是学生未想到的,连听课的老师也未过多思考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投入课堂,同时为下一步的教学巧作铺设,肖老师紧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这篇小说你们已经读了几次了,还听说你们还拥有很多《孔乙己》的赏析资料。读了这篇小说,孔乙己这个人物

4、一定会在你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可以是表示心里状态的形容词,也可以是表示境况的形容词,当然,也可以是表示性格的词。”肖老师让学生自由畅谈人物形象的认识,不仅初步点燃了思维之火,也指明了思维方向。并且肖老师注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其匠心独运之处在于,精心设置一个主打问题——你在阅读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既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又为把握人物的“魂”和作者写作的“魂”

5、奠定了基础。当学生回答“记得孔乙己的痛苦”时,肖老师引导学生寻找“痛苦”的根源,师生共读:“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肖老师适时小结:“读书,不仅要学会在明显状态的词上会读,还要学会从不明显的词上去读。大家把“一”和“都”圈出来。你看,这样一说,我们就知道了,连同你们资料里的孔乙己的“手”孔乙己的“脸”甚至某些动作等等都是我们对这个文学形象最深刻的记忆。迂腐的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贫穷的孔乙己,落魄的孔乙己,痛苦的孔乙己,诚信的孔乙己……这个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挣扎的小人物的形象越发清晰了。”这样的小说教学,加深了学

6、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体现了思维的深度。二、揭示文章中的矛盾现象,体现思维的高度矛盾既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事物。如果你认真、仔细地阅读文章,就会发现有些文章的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现象之间确实存有某些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常常是有意的安排,体现着特殊的用意。因此,善于从文章中发现这样的矛盾现象,并就此进一步追根问底提出几个“为什么”,确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讲解《孔乙己》时,肖培东老师用“忘”“记”“看”三个词深入探究课文,肖老师先让学生品析一个“记”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含“记”字的语句,

7、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有事可做了就有话可说了。在授课过程中,顺势利导:小说中的人物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呢?“伤疤”!为什么?“又”字去掉后效果怎么样?“还记得什么呢?”“被丁举人打的惨状”“什么惨状?”……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的理解在逐步加深。接下来顺势发问:“文中写了三次记得,分别是什么?”随后肖老师又发问:“记住他的伤疤,记住他的故事,你觉得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学生答没有记住,理由是“在第九自然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孔乙己对别人的生活并没有影响。”肖老师让学生读,进一步

8、追问“这句话里还能读出什么来?”肖老师不断追问,巧妙运用“对话式教学”,使学生思维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让我们看看课堂实录:师:孔乙己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被人深深记住并关怀的人。他的存在,最多是给这单调无聊的世界一点笑料。他被所有的人包括和他一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