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27501
大小:26.8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7
《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解读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县委安排我就扶贫有关政策问题向大家作个汇报。感到十分荣幸。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开发事业和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11年12月29日-30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县被正式列为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扶持县,这是全县63万人民的大事、好事、喜事,连片特困地区的确定对我县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在茶陵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为了使大家对扶贫开发有个初步了解,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作汇报。 一、扶贫历史演变过程 要准确理解当前扶
2、贫政策,有必要先了解我国扶贫历史演变过程。我个人认为扶贫历史历经三个过程。 (一)从民间到政府。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任何一个政府应尽的职责,然而由于政府的认识水平、人力资源、财力情况等多方因素的限制。)我国的扶贫济困工作最初是由民间发起的。 1、北宋时期的“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扶贫组织。“乡约”包含四个内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德业相劝:是倡导人们在道德和事业上相互劝勉和鼓励。-16- 过失相规:是告诉人们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过失行为要互相规制,不能撒手不管。 礼俗相交:是引领人与人之间在文化习性
3、和社会惯例上要相互尊重和交融。 患难相恤:是强调人们能够患难与共,相互体恤,相互安慰,使一个社会能够和谐相处,同舟共济。(在“乡约”制度下,通过教化,发挥人的爱心,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了社会保障。) 2、南宋时期的社仓制度。该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社仓设立于农村。是针对农村的弱势群体。 ——社仓是官督民办。由官府拨出一定数量的义米,贷给农民,夏天贷出冬天收回,期间要交每石二斗的利息米,攒下的利息米就用来赈灾。 ——社仓的仓米,平年可用来扶贫,灾年可用来赈灾。 ——社仓除了用股米贷放收息,也用累计的息米救济无偿还能力的
4、老弱病残,用来扶持。 3、民国时期的储押农仓制度。“储押”就是储粮押款,作用是调剂农村金融,平稳粮价。到灾年时,农民可以赎回原稻不致以购买市场上的高价米。以上几种形式,除了大灾大难,都是民间来主持扶贫救济工作的。 (二)从经济到政治。不管是乡约还是社仓,扶贫工作更多的体现在经济层面。而到了现在,更多的是体现在政治层面。大家-16-都清楚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十分恶劣,叙利亚问题、钓鱼岛及中日关系、朝鲜半岛问题、西藏、新疆问题等接踵而至,应接不暇,险象环生。而国内正处于加速发展,矛盾显现的时期。攘外必先安内。中央将贫困标准上调到农民人均纯收230
5、0元,并将国扶县规模扩大到680个县,实际上是安抚了全国近1/3的县,13.4%的在籍农业人口。这就充分说明扶贫是最大的政治问题。 (三)从省扶到国扶。总揽茶陵的扶贫工作,扶贫开发的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八七”扶贫攻坚阶段,时间从1994年—2000年,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确定开发式扶贫方针。 第二阶段:2001—2010年,是我国第一个十年扶贫规划纲要实施阶段。茶陵被列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规划把整村推进,技能培训、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等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通过十年来的努力改变了贫困村的村容村貌,改善了贫困
6、群众生活环境,把扶贫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三阶段:2011—2020年,是国家第二个十年扶贫规划纲要实施阶段,201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六盘山区、罗霄山区、武陵山区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我县成功列为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这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创新,必将有力推动我县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解读-16-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
7、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连片特困地区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与过去的扶贫工作相比,扶贫的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由过去的扶贫工作重点县转移到连片特困地区,由过去的单个部门扶持转移到多部门、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化、多维化扶持,具体概括为“五个一”即:划定一条线、锁定一群人、圈定一批主战场、确定一种衔接关系、制定一套特殊政策,最终形成政策多维化、部门多维化、层次多维化的扶贫工作的格局。 (一)划定一条线。这条线就是
8、国家扶贫标准线,也叫国家贫困线。国家贫困线的确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1年扶贫标准是852元,2009年是1196元。这次会议中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