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

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

ID:36181110

大小:3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_第1页
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_第2页
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_第3页
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_第4页
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数学教学讲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命题意图与讲评建议各位老师:此次数学命题是全部高中学数学学习内容,在学校做教师时,我也不赞同全部考查,认为未复习考什么,考查当学意义比较在,但近几年的认识有所转变。未复习考查的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是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最本源东西。大家知道,高考必定有些内容是高三复习不到的内容,所以我个人已接受此时考试的价值。对于附加题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高二刚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忘的不多,且高二时又没有统考,另一方面是附加题部分很多学校都在平时顺带复习的,既然

2、是考试总有学生看一看,考后老师讲一讲,所以附加题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考查。但由于学生并未复习多少内容,理科主要是复习函数、导数、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复习也不多,所以命题内容侧重一点函数内容,相对公平,如最后两题都是函数与导数内容,填空题中也考查了三道函数题,第一题考了解三角形。其它内容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考查,没有涉及到解题技巧,注重考查数学的本质,同时对数学运算量也作了控制,从命之初到打磨成题,对运算量一降再降,但从高考角度,运算总是回避不了的,所以运算能力也许依法是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运算

3、能力数学考试无从谈起。有些试题现在的成题,与当初命思想已有很大差别,现从命题的设想及试题演变角度思考,给出试题讲评建议(仅是个人考虑),供大家讲评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1.若复数,,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是▲.讲评建议:求解过程,体现复数的虚部形成过程,抓住解决问题的本质思维,因此并不需要全部乘开,引导学生做题,小题也要体现思维的简捷性,当然,两复数相除,积模,模积,其模大小,几何意义,若能涉及也要涉及,扩大试题的功能,到复习复数时可以节省时间,复习本身就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是一个联系过程,需将每

4、一个知识点放在整个高中数学体系中思考,思考其可能出现情况。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讲评建议:此题当初是求自然数a的范围,但又怕学生不注意“自然数”出错,背离考查集合交集概念的初衷,所以改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一种集合是区间形式,一种是集合形式,一种是连续,一种是有限三个数,放在一起有的学生可能不习惯。变式思考,改成,求其范围,又增加难度,但更有意思。3.若函数为奇函数,则实数▲.讲评建议:函数是奇函数,且在有意义,即有,很多同学都知道,讲评中要反复强调函数在一定要有意义,且要讲解“,若函

5、数为奇函数,求”,同时考虑讲解“”。此题对我们教学冲击很大,也说明教学研究是无此境的,教师教学要加强研究,不能停留在原有思维层次上,要研究方法不可用情况,特殊情况,越是定势思维,越要注意进行全面研究。数学试题第6页(共6页)2009年南通考了一题用出问题的,大家不妨查一下,对照讲解。4.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第6题图)结束开始输出SYN5.从某项综合能力测试中抽取10人的成绩,统计如下表,则这10人成绩的方差为▲.分数54321人数311326.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最后输出的

6、▲.7.已知直线:,:,若∥,则实数a的值是▲.讲评建议:教材课后有结论,对应成比例,先求后证,这与向量的平行垂直是一致的,联系讲解,让学生构成统一系统,易于应用时调取,容于易混时比较。8.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的正三棱锥)玩具的四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这四个数字.若连续两次抛掷这个玩具,则两次向下的面上的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9.已知,,则▲.讲评建议:此题重在变角公式的应用,当然很简单,这也是学生必须学会的解题技巧,三角函数变换要求在新课标中已有很大的降低,但这样的要注还

7、是需的,若对已知展开用方程思想求解,也应是好方法,也要给予鼓励,从方程角度思考,问题就是解个方程,在差的学生也能会,也许这就是通法。考试时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笨”方法,巧方法在那样紧张的环境下很难想出来。10.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xyO1(第10题图)则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是▲.讲评建议:此题也体现着解决问题的本质思想,求一个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关键是什么,当然是某点的坐标及此点的导数值,有了这样的分析此题就太简单了,也许这就是高考想要的思相方法。此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导函数是一次

8、函数,原函数是二次函数,学生会求两个函数,再求切线方程,既走了回路。放在第10题也正是这种用意。11.在△ABC中,点M满足,若,则实数m的值为▲.讲评建议:一种思维是对已知向量向目标向量分解,一种思维是理解已知向量条件的几何意义,既点M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再结合,三角形向量的中线形式,此问题观察即可解决,所以掌握相关结论,有了结论便利于联想。12.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