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曲140309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中学数学研究-曲140309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ID:36166737

大小:148.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曲140309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曲140309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曲140309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曲140309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曲140309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5674立体几何三视图韩天禧发表在曲140309上属于教法、辅导、课例题为《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参评《投影与三视图》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引,掀起了教学的一个个高潮;问题活动序列设计起点低,步子小,师生、生生交流,质疑、讨论等双边、多边活动多,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好.2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人到了课改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进行了情境创设、过程设计、变式设计、活动设计,忽视了教材挖掘与利用,我认为值得推敲的地方有:2.1关键点处理过粗三视图不是零的起点,小学、初中通过最简单的几何体两次出现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已有较为全面的感性认

2、识,高中教材是第三次学习,必须要求达到理性的深化,要形成完整理论系统的同时,还应从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线,面三要素揭示三视图的本源-三视图是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正投影,每个视图其实都是仅改变正方向维度的压缩“饼”,从概念上说应是一个阴影图,为美观又简约,全面突出平面图形中点与线这两个基本元素,画为一个对应多边形的轮廓图,其长、宽、高分别指几何体所在空间的左右、前后、上下的最大距离.一次性投影生成的三视图,学生很难看出问题实质,因此,动作要分解,过程要细化,一要慢镜头投影,先投正视面看到的几何体顶点,再以点代线,由线再定面;二要呈现平展过程,三个视图位置摆放形成过程是,主视图不动,侧视图逆转,俯视

3、图下旋到同一平面的结果.在此埋下伏笔,再由三视图来确定几何体时,自然是前者的一个逆向过程,平展变旋转,压缩变平移或拉伸,即主视图不动,侧视图沿高顺转9〇°后平移或拉伸,与主视图高对齐;俯视图沿宽上旋90°,与主视图宽重合,由此形成空间几何体的轮廓图后,再连线成面复原出对应几何体.这本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参赛老师都停留在了一个感性认识层面上,给出一个三视图,学生猜出一个几何体,至于为什么,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2.2PPT堆积、喧宾夺主式教学表面热闹非常,又很“现代”,实则是一种严重的“冷堂”现象,反映了课堂教学中主导和主体之间不能产生联动或互动的僵持状态!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

4、频繁地转换媒体、展示课件,可学生却走马观花,应接不暇,来不及记忆、思考和归纳,对所学知识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2.3PPT制作与导学案编写,删减r课本中一些经典习题,增补了大量的资料题,我认为课本课本,一科之本.课堂教学应“以课本为本”,因为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顺序是专家们反复考量的,语言是字斟句酌的,例题是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精挑细选的.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内容顺序的调整要十分小心(否则容易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例子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和当地教学环境替换,但所换的例子要反映教科书的意图,要能承载书上例子的教学任务.3两点启发与反思(1)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

5、“悟”,要更新教学理念,摆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非教非授”教学方式之间,在营造的“感之悟之”学习环境之中,使学生“身心皆行道”.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一要设计自然流畅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使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过程相融合,在推陈出新中不断归纳和概括数学概念、原理,在多个为什么中加大知识的应用,把数学教得平易近人、精简实用.二要有问题引领驱动的强烈意识,在情境设置的巧妙处、经验与新知的衔接过渡处、教学环节间的转换处、课堂上的随机应变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点处、学生理解难点处、当前内容的本质与核心点处,恰时恰点为学而设问.三要有饭要自己吃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多个为什么中

6、,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集体交流、相互补充的学习活动中去学习.(2)落实好集体备课磨课的长效机制,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活动设计、导学案编写等工作,量大面广、费时费力,每个课时的敎学设计都由-人独立完成,困难很大.为此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分工合作,每课时定一位主备老师,广泛搜集整合资料,拿出预案后,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下,由4一5位老师参与备课磨课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来优化设计,并反复琢磨修定预案.二要三思而后行,同课教师在集体讨论时,要静心听闻,而且要善听、会听,听到“无

7、声之声只有兼听则明,才能真正了解说课人改革的真实意图,再经缜密思考后,结合自己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改革自己的具体授课方案.三要扬长避短,一节成功课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够扬长避短,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别人可能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有的甚至是这些老师成功的法宝.对这些意见或建议,教师应结合自身情誠行“参考”,符合自己“习惯”的可以“吸纳”进来,但决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