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教案2

《农家小院》教案2

ID:36148798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农家小院》教案2_第1页
《农家小院》教案2_第2页
《农家小院》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家小院》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顺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农家小院》教案1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农家小院”的具体情境,经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2.能够运用乘法、除法与倍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并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运用有关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解决学与用的有效结合。2.难点是根据相关信息,提出简单的、有价值的乘、除法问题。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年

2、又是一个丰收年,瞧,王奶奶还有她的孙子们正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忙碌着。有的在收玉米,有的在收获柿子,有的在喂兔子。二、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1.自己观察主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仔细观察,完整表述)(1)学生可能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明白所提问题应该和收集到信息相关)(触发器对应相应物品)①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有8个。②有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南瓜。③青椒长(身高)7厘米,黄瓜长(身高)35厘米。④有12只兔子,旁边有4个笼子。⑤一共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2)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①

3、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②需要多少个盒子才能把摘的54个柿子装完?③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小兔子?3过程与分析顺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④这些南瓜能装几筐?⑤黄瓜是辣椒身高的多少倍?……个别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问题,也应给予肯定,但本节课主要是“应用乘法口诀”来解决乘法与除法中的问题。2.算一算。看图理解问题细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独立计算,再结合乘法、除法意义说一说算式的意义。(1)分组合作完整读出图文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需要哪些数学信息?“6串,每串8个。

4、”“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是求8个6是多少”(2)其它问题类似处理。一定要让学生议一议、画一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利用叙述算理的表述复习乘除法的意义。3.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鼓励学生提出生活中的乘法或除法问题,老师板书,然后请学生独立解答。只要问题合理,都应给予鼓励。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P94练一练第1题。(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阅读,在图文信息中找到“一共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人”。(2)可能提出的问题有:①每一小组的同学穿项链一共用了多少个珠子?②第二小组平均分到几

5、张彩纸?③第三小组的同学平均每人折几只千纸鹤?(3)请部分同学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并展示和评价。2.P94练一练第2题。首先让学生读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独立提出和乘法有关的问题并在组内相互交流。巡视后选取部分学生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1)展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乘法问题并相互评价。(2)同积不同口诀,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结合乘法意义让学生表达,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表达。可口头巩固:算式相同意义不同,意义相同算式也可不同。(3)第2问是第1问的逆向思维,在提出的乘法问题的基础之上转化成除法问题。3.P94练一练第3题。以送信的情境形式帮助学生巩固7和8的乘法口诀。4

6、.P94练一练第43过程与分析顺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题。通过小动物快餐店这一故事情境,让学生根据小动物们提出的问题,选择相关信息列出算式。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进行个别指导。(1)能否先计算小狐狸花的钱的是小白兔的多少倍?说一说为什么?(2)要想知道小白兔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四、本课小结与评价3过程与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