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43740
大小:21.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伯牙绝弦》说课稿ok》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伯牙绝弦》说课稿 ——资中县孟塘镇农家小学教师吴娅君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伯牙绝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作简要说明。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伯牙绝弦》。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
2、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本文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工具书等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
3、义——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终身不再鼓琴,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工具书等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体会伯牙
4、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采取了“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本课教学立足于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味词句,在朗读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挚情感,在创设的高山流水情境中,再一次感受友情的美好和艺术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者,共同参与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该平等对话,有效教学,因此,我采用“自读自悟”,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五、说教学过程首先,课文以音乐引入
5、,渲染气氛。高山流水韵依依,千古知音最难觅。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然后,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整堂课的教学,以“读”为线索展开教学,分别设计“导读题,练读文,品读“情”,悟读“痛”,诵读文”五个环节,围绕“知音”,层层深入地研读。在导读中,以《知音》的音乐导入,教师简略介绍图中人物——俞伯牙、钟子期,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两人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再明“弦”的读音,“绝”的本意、引申义,理解
6、题目的基础上再读题。练读——感受音韵之美。练习朗读,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可以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本课的练习朗读把握了三个重要环节。一是读音,抓课题易读错的“弦”正音,抓初次出现的两个语气词“哉”“兮”正音。二是停顿,这是文言文朗读的难点,正确停顿,要结合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本文的停顿难点有两处。“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延长、停顿一下,颇有音乐美。“谓”是说的意思,学生知道文言文大多数时候,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也就明白了“谓”后停顿的道理。三是节奏和轻重,这样的练读要结合文言文内在的情感,一步不能到位,要
7、反复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品读——领悟意境之美。“知音”之美,是《伯牙绝弦》的文本意义,领悟“知音”境界之美,就是破译《伯牙绝弦》的情感密码。然学生的情感不是一触即发的,需要慢慢酝酿、发酵才能成为芬芳的美酒。于是,“读”要有一个拾级而上的过程。在品读知音的境界部分,首先,读中铺设。引导学生自由默读、圈划,尝试说大意,在学生头脑中初步铺设伯牙志在高山、流水,子期眼前展现高山流水的画面。其次,读中酝酿。教师创设音乐情境,还原语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体味、去朗读。此时文本的语言,如一杯芳香四溢的碧螺春,在学生心中慢慢地散发
8、开去。接着,读中推动。。在学生的情感融入文本的关键时刻,教师引入课程资源,让学生深入体会知音不仅是知“琴音”,更重要的是知“心声”。从而叩击了学生的心弦,达到“人”“文”“言”琴瑟和鸣的妙境。最后,让学生欣赏千古名曲《高山流水》之后,再读全文,尝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