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22939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6
《在困惑中 探前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困惑中探索前行——新晃县2004年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虽说不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教育革命,但却是一次前无古人的教育革新。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然而,受着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还存在着诸多困惑。实践课程的地位确立,课程理念的全面构建,活动过程的角色定位,课程实施的流程评价,众多要素的矛盾冲突等因素,都在严重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新晃,是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地域经济的落后和教育资源的溃乏,要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迫于汹
2、涌的教育改革浪潮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的驱动,我们竭尽全力,与时俱进,在困惑中探索前行,初步踏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找准一个突破口——三级教师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一所学校教育能力的最关键要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的引领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显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便成了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首选工作。因此,我们首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三级骨干教师培训。一是选派部分底蕴深厚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培训,或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二是组织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培训。三是由教研员或受训骨干教师,组织全员进行校级业务培训
3、。通过培训,教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及实施过程与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他们认为,综合实践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超越了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二、实施两项保障制度——专业引领,评价监控1、实施专业引领制度首先,我们要求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亲自指导并参与活动策划。同时,通过各种专题讲座和讨论会,帮助学校教师解答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共同交流
4、成功经验,集体总结失败教训,一起策划下一轮活动课程组织。其次,我们要求全县各中小学,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网络,成立专家指导小组,专门负责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流程的跟踪指导和评价。另外,我们还在全县树立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典型,通过推广先进经验,带动薄弱学校积极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2、实施评价监控制度评价是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扛杆之一。在对全县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着力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年度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钢性要求各中小学按上级有关规定,开齐开足活动课程课时,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详实的活动课程
5、实施与流程评价计划。二是由教研室组织专人小组,对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督导检查。重点督查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校行政决策和教师指导的行为情况。三、贯彻三个基本理念——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全员亲历1、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核心理念。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说到底,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社会化,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心国家命运,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为此,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作为实施综
6、合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尽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和社会的联系。2、贴近生活,不脱离学生的生存环境我们认为,学生不是生活在一个“像风像雨又像雾”的虚拟世界中,也不是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充满爱”的理想时空里,而是生活在一个自然和社会问题纷繁交织的现实生存环境中。学生的社会化就是在各种矛盾冲突相互交错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的。这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超越学生的生存背景。
7、所以,我们要求各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都必须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结合。3、全员亲历,杜绝“精英”代办操作全员亲历,这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只关注“精英”实践活动,让少数人参与综合实践,这违背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基本教育原则,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现象。我们积极倡导,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才智,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四、拓开四条活动主题生成渠道——学科课程,自然现象,社区文化,社会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再创造,并在再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它具有综合
8、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质。其中生成性的体现较其它学科课程而言,显得更为突出。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