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课的教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课的教与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课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同时在思想教育上进一步加深了爱国主义教育,把历史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时代素养。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为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标下历史课教与学的问题。
2、 一、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 新课要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要在师生间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迫从者,师生处于“双主体”的同等地位。 1、新课标对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当实现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历史教师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转变
3、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前,教师们不能再扮演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了。不要再提倡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应该让学生们从以往课堂教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历史之中,去亲身感悟历史,感悟历史英雄人物。使他们的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升华
4、。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此方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法”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从青少年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指引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亲自探究和积极思维,主动发现,从而得出更加贴切的领悟。“发现法”教学最在的优点之一,就是把学生们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是非常有益处的。例如学习完鸦
5、片战争这一部分之后,我把全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课后收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资料,第二次上课来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讨论课上形成了两派,一派是传统的观点: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灾难,是中国半殖民化的开端,这个观点是书本上现成的观点,也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赞同,但是有一个学习小组得出了一个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当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讲的有理有据。我对他们这种新观点给予了肯定,进一步引导他们,“对待任何历史事件要坚持两分法的观点,一分为二,不
6、要只看一面,而忽视另一面,鸦片战争尽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主要方面,但是它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打破了封建社会这个真空瓶,有利于新事物的进入,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中国开始迈入近代化。”通过这个讨论,学生学会了辨证的看待历史问题,对以后学习和做人处世都大有裨益。 2、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具备综合素养。从古到今,教师的重要角色就是育人。“育人”,即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人的教育、培养和发展,是一个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发展能力为标志,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过程,课
7、程的诸多新问题需要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由“教书匠”向创新型教师发展转变。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标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才能不落伍。 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还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
8、材、新教法。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教师应依据